2)第54章 学生和弟子_知否从蒙童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钧忽然找到他,说愿意出面替江宁府衙点校这份题名录。

  沈度闻言自然是大喜,青藤先生的名号在士林间几乎是无人不晓,凡是由他点评过的书,在书肆里都十分畅销,如果他来点校题名录的消息传出去,肯定会未刊先火。

  不过,虽然沈度一直将庄钧视为传道授业的恩师,对庄钧尊敬有加,可庄钧却从来没有公开承认过他这个弟子。

  不止沈度,庄钧讲学天下,门生无数,但至今也没有认下一个正式的弟子。

  事实上,庄钧与沈度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沈度单方面的尊敬爱戴,庄钧那边反倒是没有什么表示。

  因而沈度有些疑惑,老师为什么会突然来帮自己的忙。

  一问才知道,原来老师帮忙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在这册题名录的末篇,加上一篇名为《完璧归赵论》的文章。

  而这篇文章的作者,正是沈度不久前推荐给庄钧的学生,卫辰。

  听到庄钧的要求,沈度没有丝毫犹豫,当场就干脆地答应了。

  比起青藤先生名人效应带来的收益,多加一篇文章完全就是不值一提。

  而在沈度看过那篇《完璧归赵论》后,心里更加明白,自己这是赚大了。

  这篇文章非但不会拖后腿,还能提升整部题名录的档次。

  果然,题名录正式刊印之后,在江宁城各大书肆畅销一时,库存的书册迅速被卖空。

  题名录卖得好,力排众议出题名录的沈度自然是颜面有光,原本只是不得已而出的下策,如今却成了一份文教之功,沈度如何会不欣喜?

  当然了,沈度心里也明白,书卖得好,大部分功劳都归庄钧和卫辰。

  庄钧的名声带来的加持自不必多说,卫辰那篇令人耳目一新的《完璧归赵论》,也为题名录的畅销出了大力。

  沈度甚至听下面人说,有的士子买下题名录,只为拜读最末尾一篇的《完璧归赵论》,至于其余文章,则都是一扫而过。

  昨日,连扬州府的书商都找上门来,想要将此书售卖到扬州府去。

  沈度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倍感有面子,一大早就赶来湖畔小院通报喜讯,顺便结算卫辰和庄钧应得的那份润笔。

  面对红绸包着的二百两银子,卫辰当即就以孝敬老师的名义把自己的那份转手献给了庄钧,而庄钧也没有推辞,欣然收下。

  看着这一幕,沈度心里不免有些酸溜溜的。

  平日里他没少给庄钧送钱送物,可庄钧从来都不收,偶尔才会留下些茶叶或是笔墨纸砚等物。

  可卫辰把二百两银子送给庄钧,庄钧却眼皮都不眨一下,收得心安理得。

  再结合先前庄钧用自己的名声替卫辰宣扬文章的事,这背后的意味,沈度如何会不明白?

  “这小子,应当已经是老师的衣钵传人了吧……

  虽然卫辰是沈度亲手引荐给庄钧的,但他心里还是忍不住一阵羡慕嫉妒恨。

  想他沈度年少时就追随庄钧游学,十余年间一直以师礼事之,任劳任怨,悉心侍奉,可即便如此,也没能被庄钧收入门墙。

  反观卫辰,与庄钧相见不满一月,竟然一跃成为庄钧唯一的关门弟子,有幸继承庄钧一生所学。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当然,沈度也只是感慨一阵罢了,当他冷静下来后,他的心情很快就变成了由衷的欣慰。

  庄钧讲学天下数十年,像沈度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他们从来不曾得到庄钧的认可,但都尊称庄钧为老师,打心眼里尊敬这位对他们有授业之恩的老人。

  学生们始终有一块心病,那就是庄钧终身未曾婚配,无儿无女,孑然一身。

  沈度任江宁知府后,就受一众师兄弟们的托付,一直照顾着庄钧。

  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学生们还是希望老师能找到一名真正的关门弟子,传继老师道统的同时,还能替老师养老送终。

  如今,这个人终于出现了。

  沈度望着石凳上正襟危坐的少年,想起他那一篇篇振聋发聩的雄文,不禁欣慰地笑了。

  “吾师之道不绝矣!”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