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7章 贾政考校,冯渊点评_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校。

  宝玉所学,止于四书。

  其中《学》、《庸》、《二论》,都还能背得。

  等到了上本《孟子》,宝玉就开始卡壳。

  若贾政凭空提了一句,他就接不上来了。

  至下本《孟子》,更是一句也背不出。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很容易。

  《学》也就是《大学》,只有一千七百多字。

  《庸》自然是《中庸》,有三千五百多字。

  《二论》是指上、下《论语》,字数堪堪过万。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

  这字数也不算多啊?

  但四书的学习和背诵,还要加上朱子的注解。

  也就是《四书章句集注》。

  全加起来,十万字都不止!

  所以宝玉虽然看似不学无术,但其实基础还是不错的。

  贾政考完,并没做什么评价。

  只是继续考校另外两个。

  贾环也已经完成了启蒙,开始接触四书。

  但显然,《学》、《庸》都还夹生。

  更不用提《二论》和《孟子》了。

  只绊绊磕磕的背诵了几篇,贾环就讪讪的卡在那里。

  贾政连提问都懒得再提,只叹了口气。

  就转而考校贾兰。

  贾兰早将《三》、《百》、《千》背得滚瓜烂熟。

  《三》、《百》、《千》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学童开蒙专用。

  对贾政的提问,贾兰答的有板有眼。

  从头到尾,没有丝毫错处。

  再问了一嘴学习进度,才知他已经学了《学》、《庸》。

  毕竟年龄还小,贾政也没抱太大希望。

  只随口一问。

  没想,贾兰虽还不如宝玉,却也比贾环要熟上太多。

  这让贾环更是无地自容,头都不敢抬起。

  形容越发猥琐。

  三人都考校一番之后,贾政没有急着训斥。

  他笑着看向冯一博,问道:

  “一博觉得如何?”

  冯一博先看向最小的贾兰,笑着道:

  “兰儿虽小,但已经有了几分气象,和平日一样行止有度。”

  最近由于李纨忙于贾府俗务,倒是有阵子没到冯府。

  今天看来,贾兰的基础打得很好。

  再过一阵子,应该就能追上宝玉了。

  说到这里,冯一博话锋一转,又绕到了贾政身上,道:

  “想必是以叔父作为榜样,才会有几分端方在其中。”

  贾兰闻言,还有模有样的拱手,谦虚道:

  “叔父过奖,兰儿愧不敢当。”

  贾政见此,抚须微笑。

  显然对自己这个孙子也很满意。

  不过随即又摆了摆手,叹道:

  “兰儿小小年纪就没了父亲,倒也不是学我。”

  说到此,他看向冯一博,继续道:

  “怕是常跟亲家公,才多了分端方,却也少了些烂漫。”

  贾兰平时一板一眼,像个小老头似的。

  但他并非是在学贾政,又或是李守中。

  而是因为李纨一再告诫,让他不要学宝玉和贾环。

  这就导致,贾兰的行为,在很多时候都和两人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