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章 京城有房,春闱入场_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合计处罚文武官员共五十八人。

  这一下震撼了整个江南官场,也可见朝中对此的震怒。

  同时,也正如冯一博和刘昭所猜想的。

  对于一些人是灾难,而对另一些人却是天大的机缘。

  一下空出这么多位置,朝野上下顿时暗流汹涌。

  以前最为吸引眼球的会试,一时间都没多少人关注了。

  这些事暂时还没影响到冯一博。

  他在安顿下来之后,就开始准备考试。

  一路上得到贾雨村的不少指点,还需要好好消化一下。

  转眼就是几日过去,时间到了二月初八。

  这是会试第一场入场的时间。

  冯一博来到这个世界十八年,从未停止过努力读书。

  眼下就是检验成果的时刻了。

  因为住得近,所以倒也不急于一时。

  冯一博在家中养精蓄锐大半日,下午的时候才悠然出门。

  到了贡院门前,已经有上百位举人老爷排队。

  足足排了一个时辰才轮到他。

  随后就是检查物品,搜身放行。

  全程时间很长,但没有任何意外。

  深吸一口气,冯一博大步走进贡院之中。

  贡院内部是一个一个的小格子间,叫做考号。

  冯一博顺着号牌来到自己的号房。

  这里不偏不倚,不好不坏。

  未来几天就要在这里度过了。

  他先从行礼中拿出一个厚厚的帘子。

  又找出一个钉锤。

  考号是没有门的,若是没有帘子遮风挡雨,那就等着受罪了。

  眼下虽是春日,但其实北方才刚解冻不久。

  气温大概5-15度左右,还是非常冷的。

  若是天气差一些,零下也是常有的。

  钉上帘子之后,冯一博又拿出两个铁制的小炉子。

  都中其实有卖的,但他还是专门找铁匠打造了两个。

  一个是暖炉,带排烟管的,可以防止烟气中毒。

  当然,在这里主要是避免烟雾缭绕,影响考试状态。

  还有一个是火箭炉,用来生火煮饭和烧水泡茶。

  这些都要自备。

  熟练的组装好火炉,放在考号里。

  随后取出木炭和火镰。

  没一会儿功夫,轻烟顺着铁皮管排出。

  又把火箭炉也组装起来,放在门口。

  冯一博到井里打了水,回来拿出水壶开始烧水。

  周围的一众举人也都是一番操作。

  不过冯一博到底技高一筹,起码他的考号里一丝烟气也没有。

  眼看天色将暗,冯一博拿出自备的糕点。

  只在锅里一蒸,就着茶水算是解决了晚饭。

  趁着天还没黑,他要布置一下考号里。

  考号内两侧的墙上有两道卡槽,一高一低。

  还有两块木板,一块当桌,一块当凳。

  也可以放在同一高度,就能作床榻使用。

  冯一博自己也带了两块考板。

  把老旧的板子卸下,把新考板往里一插。

  又把铺盖拿出往上一铺。

  天色彻底暗了。

  冯一博也没浪费蜡烛,填了些炭,便和衣而卧。

  地下暖炉烤的热烘烘的,没一会儿便睡着了。

  第二天就是正式考试的日子。

  一大早外面有些嘈杂。

  冯一博睁开眼睛,好半晌才起来,

  他出来活动了一下身体。

  发现不少举子已经起来,正在准备早饭。

  他先打水洗了把脸。

  接着又如昨天一样,生火烧水,将带的各式糕点一蒸。

  就着茶水算是解决了早餐。

  铺盖卷起,考板重新调整。

  冯一博开始检查考具,无非笔墨纸砚挂刀之类。

  不久之后,就听“当”的一声锣响。

  考场里的公人,开始发卷了。

  感谢随风而逝xw的两张月票,感谢您的支持!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