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0章 战前准备,上疏攻倭!_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奏疏。

  力陈关于纸币滥发的危害。

  还将准备金不足带来的风险,也都一一阐明。

  可惜的是。

  这几封奏疏递上去之后,却如石沉大海。

  没有激起哪怕半点涟漪。

  对此,冯一博也不知景顺帝和内阁到底如何想的。

  是他限于所知有限,阐述浮于表面。

  所以对方理解不了这些金融问题?

  或是和李守中一样,对此持乐观态度?

  对于他的建议只是一笑置之。

  还是说,那边早有所料,已经做好充足的准备。

  只是不便公开?

  又或者是,那边被一时之利迷了眼。

  觉得他说的都是无稽之谈?

  两个月转瞬即逝,冯一博却一直没有等到一个答案。

  反倒是折色改为钞票的事,经过两个月的试行,已经成为定例。

  满朝文武也已经习惯使用钞票。

  事已至此,冯一博也不再过多关注此事。

  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东海郡上。

  免得将来真有那一天,也可以将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

  “钱币如今准备的如何了?”

  今日起狗子过来汇报日常工作。

  冯一博没急着批阅文件,就先问起钱币的事。

  “正好要和您说这事呢。”

  狗子大嘴一咧,笑着道:

  “现在咱们已经有金币大约三十万枚,银币也已经压出快二百万,铜钱更是超过千万了。”

  有矿就是好,钱都能自己造。

  狗子每每看到那些金银铜币,嘴都能咧到耳根。

  金银币是水力冲压,速度自然不慢。

  一次就能压制几百枚。

  然而,铜钱采用翻砂法浇铸。

  只要铜料管够,一次能出炉几百上千枚。

  比起水力冲压机数量有限,铜币的铸造的钱范可简单太多了。

  只需多开几炉,就能几万几万的出钱。

  不过翻砂后还要人工打磨,不然更快。

  听到这个储备量,冯一博满意的点点头,道:

  “看来我们的银庄可以开张了,接下来只要持续铸造,应该足够供应日常使用了。”

  银庄早就开始准备,北港和新城各有一处。

  选的都是最显眼的位置。

  还没开业,就已经配了士兵看守。

  狗子笑着点点头,回道:

  “想来咱们一边回收一边兑换,应该没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二人已经讨论过多次。

  流求有金矿,有铜矿。

  但没有银矿。

  虽然金矿也有伴生的银矿,但产量也只和金矿相当。

  而价值上,金币是银币的十倍。

  银币的使用率会高出太多。

  这点产量,就难免有些相形见绌了。

  此前,冯一博将所有汇票兑现。

  除了怕朝廷滥发汇票,也是因为锻造银币的银子不足。

  即使正式开始使用金银币,也要回收现银回炉重造。

  避免因为银币不足,造成的价值超过面值。

  “这次回去就颁布发令,以后咱们东海郡只能使用金银铜币,不允许使用其余形式的金银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