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3章 剑指条款,弹劾不断!【上】_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该来的总归是要来的!

  冯一博立下大功,给什么封赏都没人质疑。

  但议和条款涉及的利益太大,朝野之中没人会不觊觎!

  冯一博斜睨一眼,发现竟是个老熟人。

  他的老对头,理科给事中张年吉。

  “哦?议和之事如何与圣人有关?”

  景顺帝面露疑惑,轻声问了一句。

  张年吉闻言,立刻回到:

  “回圣上的话,此次东海一战,冯大人扬我大魏国威不假,却并未彰显出我大魏的仁德。”

  张年吉此时站直身子,继续道:

  “就如议和条款中,割让的胖子岛、伊予岛等,都是倭国旧地。”

  说到这里,他看回头看了一眼冯一博,眼中挑衅之意十足。

  “而我大魏对外当以宽仁待之,倭国既先承认藩属地位,我们又如何能要藩属之地?”

  看来他是看到了条款的,不仅知道割地赔款。

  还知道倭国承认藩属地位的事。

  可冯一博听了,却不由失笑道: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

  那就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也就是说,你不干好事,我就干你。

  你干了好事,我也会对你好点。

  这个原文出自《论语》,所以这次真的是子曾经曰过的。

  以冯一博的性格,当然不会只点到为止。

  先用圣人的话回敬一句,冯一博才出列也朝丹陛一拜。

  不过,他没和景顺帝说话,而是转头对张年吉道:

  “大人说的话,听着好像有理。”

  冯一博含笑而对,随后话锋一转,又道:

  “可除了中原一带,《礼记》有‘南蛮北狄,东夷西戎’的说法,那按照大人的意思,是不是该以仁德为要,帮他们复国?”

  他引用的是《礼记·王制》中,关于五方之民的说法。

  这也是中国二字的出处之一。

  然而,随着时移世易。

  礼记中国的“蛮狄夷戎”四族,早就成了中原王朝的一部分。

  最开始的时候,东夷就是黄河下游,南蛮则是江南一带,西戎是秦地,北狄原指燕云一带。

  若是真按照这个划分,那都中也得归到四夷。

  “胡说八道!”

  张年吉一听,立刻怒斥一声,又道:

  “这些都是大魏固有领土,如何能让?”

  冯一博等的就是他这句话,闻言自是点点头,又笑眯眯的道:

  “原来大人还知道领土的重要性,这么说你的意思是,只有开国太祖才能开疆拓土,后世子孙只能守土不能开疆?”

  这话里暗藏玄机,等着张年吉往里跳。

  景顺帝将东海郡视为开疆拓土之功,都去太庙祭告过了。

  如果张年吉说是,那就是在说景顺帝好大喜功。

  如果张年吉说不是,那割倭国的地就也是开疆拓土。

  “胖子岛孤悬海外,不毛之地要之何用?”

  听到张年吉避重就轻,丝毫不敢提东海郡的事。

  只死咬胖子岛不放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