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1章 八条建议,配合默契(中)_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侯了?

  这话一出,刚刚反对的百官顿时面面相觑。

  好像是北静郡王说,史家封了侯?

  可那也不是国侯啊!

  顾名思义,国侯就是有封国的侯爵。

  比起县侯、乡侯、亭侯,这样的列侯。

  国侯那可就又高了一个档次!

  即使大魏的现在的爵位都是虚封,国侯没有封国,比起列侯不过是食邑多些。

  可问题是,国公也没有封国了!

  没有封地的国侯,食邑和地位也只堪堪比国公逊了一筹,但比起列侯要好得多了。

  “这……”

  “国侯……”

  “太后还是斟酌一二……”

  刚刚反对的百官有些迟疑,纷纷斟酌着自己的用词。

  毕竟新皇刚刚登极,他们接连反对这位太后实在有些不给面子。

  但国侯和国公相差无几,他们又不能不反对。

  “难道冯将军救了我们母子,连个侯爵也不值得吗?”

  元春却不给他们再反驳的机会,立刻撂下脸来,又道:

  “本宫今日就代陛下传谕,晋封世袭二等镇海将军冯渊为楚国侯!”

  她说完就背过身,看了一眼龙椅上有些坐不住的小宣治,脸上竟还浮现出一丝少见的狡黠之色。

  她就出身国公府,如何不知国公之重?

  之所以先抛出个国公,正是为了顺理成章的加封冯一博为国侯。

  这可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早就计划好的!

  毕竟新皇刚刚登极,若是百官接连反对,恐伤及皇帝的颜面。

  其他地方自己也帮不上忙,如今儿子做了皇帝,还不给他这个父亲争取个更高的爵位?

  即使是一上朝,就被百官当作会耍性子的妇人。

  元春也不在乎。

  事已至此,刚刚反对的百官也不好再做声了。

  元春见众人沉默,便趁热打铁。

  当堂就吩咐侍班官员拟旨,又代小宣治加了皇帝印玺。

  侍班官员在一旁很快写就,宣治帝的第一道圣旨就这样新鲜出炉。

  元春看过之后满意的点点头,又交给侍班官员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世袭二等将军,礼部右侍郎冯渊,击毙刺杀先帝之逆首,救陛下和太后于水火,特敕封楚国侯之位,以彰其滔天之功!钦此!”

  冯一博此时已经明白元春的意思,有些哭笑不得的同时,也只能上前谢恩。

  “臣冯渊叩谢天恩!”

  若是没有元春这一出胡搅蛮缠,即使是救驾之功,最多也就是个乡侯。

  甚至就连乡侯,满朝文武大多还会劝谏几句。

  最后的结果,大概率就是一等将军。

  经过元春不顾颜面的争取,一下晋为超品爵位。

  这让冯一博心生暖意的同时,也为自己的计划有些担忧起来。

  “楚国侯请起!”

  元春抬手虚扶一下,又叹道:

  “经此一事,我们母子除了楚国侯,也没什么可信之人了。”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尤其是刚刚反对过敕封国公的几位大臣,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