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暂时别买_扛着大山出来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沽有片刻接近,就故作随意地摆了摆手,大步匆匆地往外走去,口中还催促着:“八哥快点!”

  赵天沽答应一声,连忙跟过去。

  在赵天昼的身后,他俊脸上的笑容逐渐变淡。

  赵天昼走到大堂上,一眼看到了坐在靠背椅上的祖父赵阳鹏,眼眶微微湿润,又被他瞬间泯灭掉所有情绪——那是个满面红光、身躯魁梧的老者,他们赵家的家主,他的祖父。

  祖父是一名高级武士,在整个淮乐镇都是赫赫有名,虽然已经年过七旬,看外貌却只有五十多岁,健壮而强大。可谁又能想到,就在几年后,这样的强者会被他信任的侄儿暗算,一夜间油尽灯枯,苍老到不成样子?

  赵天昼不动声色,上前行礼,唤了一声:“祖父,诸位叔伯。”

  赵天沽也行了礼,先走到右边的人群里。

  大堂两边各坐着两个中年男子,相貌上瞧不出多少年岁差别,正是赵家长房、二房、三房与四房的掌事人。在他们身后站着一些年轻男女,都是各房的子女。

  四个中年男子里,瞧着最豪爽大方、跟他祖父气质最像的是大伯赵兴海,温和儒雅的是二伯赵兴邦,有些富态的是三伯赵兴志,面貌也很温和但气势稍弱的则是四伯赵兴卓。

  而他赵天昼,是五房仅剩的根苗。

  偌大的赵家,唯独五房才是祖父的亲生子嗣,其他四房只不过是几十年前被祖父救下来的同族后嗣,按照年岁分为四房,各自传宗接代,繁衍至今。

  这事淮乐镇的人不知道,赵家内部各房却都知道的。

  赵家原本不姓赵而姓朝,是个大城的世家,因着某些缘故,朝家剧变,满族被灭,当时不过二十岁的祖父得到未婚妻子的通风报讯,带着救出来的几个族侄逃走,从此隐姓埋名,在这个小镇安顿下来。那时最大的赵兴海不过六岁,最小的赵兴卓仅仅四岁,都是刚记事不久的孩童,如果只靠他们自己,根本活不下来。

  因为身怀灭族大恨,年轻的祖父匆匆与未婚妻子成亲,之后他为能提升实力报仇,开始了长期的闭关,而祖母的性格坚韧,明白祖父的仇恨,是全力支持祖父的,她又有手段,在祖父闭关时期,利用她和祖父仅剩的一点资源在淮乐镇里发展产业,也抚养族侄。

  祖母殚精竭虑,虽没有将几个族侄视若亲子,却也教他们习武,为他们娶妻,厚待他们的子女,足够尽责了。可是祖母却因此荒废了武学,长期忙碌积劳成疾,又因为赵天昼父亲——她独子的意外身死、儿媳受到刺激难产而亡,在孙儿赵天昼出生后不久就逝世了。

  爱妻的去世让祖父后悔莫及,看着自己三十几年来在武道上微弱的进展,恍然明白自己资质不足,单凭自身恐怕无法报仇,不如把希望放在后代身上,一代不行就两代,两代不行多几代,总比他自己埋头苦干、忽视亲人好。于是,祖父不再钻牛角尖,出关抚养襁褓中的孙子。

  祖父只剩下这唯一的亲人,把所有的爱都寄托在孙子身上,几乎把他宠上了天,与此同时,祖父对爱妻一手发展的产业看得很重,便仔细操持。不过,祖父很明白这世道还是以武为尊,哪怕是个很小的地方,也还有很多利益争夺,因此在把产业捋顺以后,虽然不再那么常年闭关,却到底没有完全放弃提升实力,他对族侄是信任的,就分出了一些产业让各房打理,并以二成股份作为酬劳。

  不说祖母的种种教养恩德,便是祖父,对几房也算仁至义尽。可赵兴海与赵兴邦这两个忘恩负义的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