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2章 概率问题_溯流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号监狱》之后,读者则会去质疑现实到底存不存在。

  “于东对虚拟世界的挖掘果然是不同常人的。”

  谭锴感叹了一声,随后又想起了之前的《一天》。

  《七号监狱》跟《一天》并没有什么相似之处,不过谭锴却因为《一天》而想到了《七号监狱》被改编成电影的可能性。

  他总感觉不论是写作手法还是故事结构,这篇《七号监狱》都非常适合改编成电影,小说里面的画面感以及故事的趣味性实在太足了。

  虽然谭锴不懂电影,但是他感觉,从技术上来说,《七号监狱》拍出来的难度应该是低于《第二世界》和《闭环》的。

  当即他就拿着稿子去到了杨萧的办公室。

  杨萧看到谭锴拿着一沓稿子,就笑了起来,“又有好稿子?”

  “你猜是谁的?”

  “我猜是于东的。”

  谭锴一愣,“你怎么知道的?”

  杨萧指了指稿子,“只有他用这么好的纸。”

  谭锴看了看手中的稿子,恍然道,“原来如此。”

  于东用的纸确实比一般作家用的纸要好,从一开始就是如此。

  作家们投稿的成本一般很低,通常只用自己准备墨水便可。

  投稿是不需要邮费的,这先就省下了邮费,至于稿纸,很多作家干脆就从杂志社索要,有时候甚至还会要信封。

  杂志社给的稿纸通常是一般质量,绝对不会给于东用的这种纸。

  而不能获得杂志社赠送稿纸的作家,他们自己买的稿纸,大多质量更差。

  事实上,谭锴给于东送过稿纸,只不过一直没见于东用过。

  “稿子拿给我看看,你特意跑过来一趟,证明这次的稿子也没有让你失望吧。”杨萧笑着说道。

  谭锴点了点头,把稿子递了过去:“确实,稿子肯定能上。现在是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这篇稿子大概有八九万字,肯定要连载。第二个,我觉得这篇小说很有拍成电影的潜力,我们是否应该跟于东争取一下,把影视改编权也拿下来?”

  “难度很大啊。”杨萧还没有看到稿子,就已经叹了口气,“有了《一天》的事情之后,想要买下于东小说的影视改编权就变得非常困难了。你觉得我们能出到国外那么高的价格么?”

  谭锴摇了摇头,“不能,国内没人能够出到这个价。但是他的稿子未必就有外国导演能来买,这也是个概率问题吧?而且概率还未必大。”

  “没错,是概率问题。但问题是,你愿意相信它没有国外导演来买的概念,但于东则很可能愿意相信它会被外国人看中的概率。假如你要卖东西,有百分之十的可能卖到三十万,你愿意抛弃这种可能三千把它卖掉么?”杨萧慢条斯理地分析道。

  听完杨萧的话,谭锴也叹了口气,对于人性,杨萧摸得比他透彻。

  正如杨萧所说,假如他真有一件东西有可能值三十万,他万万不会三千卖掉的。

  推己及人,于东大概率也不可能接受杂志社给出的条件。

  想要买下《七号监狱》的影视改编权,只有把价格提到让于东满意的地步。

  但是杂志社做不到这点,他们不可能花几十万去买一个影视改编权。

  这章本来应该昨晚发的,但因为酒喝多给忘了,抱歉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