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6章 成名作家的优势_溯流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年他都在苦苦寻找这本杂志,见人就问:“可听过一本名为前茅的杂志?”

  被问的人纷纷摇头。

  再到后来,这人垂垂老矣,将死之时,忽然见一人拿着一本杂志,他驱动残躯将杂志抢下,涕泪并流,激动不已,高声大呼,“前茅啊前茅,我终于找到你了。”

  杂志主人指着上面的字笑道:“老人家,这是萌芽,非是前茅。”

  这故事虽然离谱,但是挺有意思。

  也有很多人干脆不叫它萌芽,而叫它前茅。

  周民摇了摇头,买下一本《萌芽》。

  他之所以觉得不可思议,是因为这一期的《萌芽》封面竟然写着:惊悚推理——于东新作连载重磅开启。

  这件事情有两点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第一点是于东竟然在《萌芽》连载小说,第二点是于东竟然要写推理小说。

  而且《萌芽》这保密工作做得太好了吧,又或者说,是宣传工作做得太差了,之前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透露出来,直接小说就开始连载了。

  周民将杂志放进包里,上午他要工作,虽然单位比较清闲,但是掏出一本《萌芽》来看多少有些不合适。

  ……

  《萌芽》没有做任何宣传,但是于东在杂志连载小说的事情很快就在读者群体传开了,首先是在学生群体中传播。

  杂志出来后,他们是最先买的。

  然后这事又传到了科幻圈里面去了。

  “会长,于老师又出新小说了。”

  曲爱国下午一去黄瓜园科幻协会活动教室就听人说于东出了新书,他一脸诧异道:“不会吧。”

  要知道,东哥的大长篇《深空》才刚出来而已。

  而且他一点消息也没听到啊。

  曲爱国转念一想,应该不是科幻。

  “是《钟山》还是《收获》上发表的?”

  “都不是。”

  “那就是《当代》或者《十月》?”

  “也不是,是《萌芽》。”

  “《萌芽》?”曲爱国差点惊掉了下巴,“杂志买了么,给我看看。”

  “买了。”对方笑兮兮地拿出一本《萌芽》。

  曲爱国接过杂志,一眼就看到了封面上的字,对方还真没骗自己。

  而且竟然是惊悚推理。

  曲爱国连忙拉过一张椅子,坐下看起这篇《致命身份》来。

  总共连载大约两万字不到,曲爱国很快就看完了。

  看完之后,他总觉得这篇小说差了点意思。

  差在哪儿……对了,不太像推理小说。

  为什么呢?因为里面很多的篇幅都在写人物的小故事,更着重于挖掘人物的内心。

  曲爱国站在读者的角度,只能凭着这些心理描写和背景故事描写揣测角色犯案的可能。

  但是他更想看到小说里能够透露出更多的线索来引读者推理,而现在他连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还没弄明白。

  不过因为是于东,所以曲爱国还是对这篇小说保持了期待,他相信东哥不会让人失望。

  其实这也是成名作家的优势,读者们更愿意给成名作家时间,允许他们做更多的铺垫。

  假如这是一个不知名作家写的小说,恐怕很多读者看完第一章后觉得不是太精彩就直接放弃了。即便后面很精彩,他们也看不到了。

  当然,假如这是一个不知名作家写的,《萌芽》大概率也不会连载。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