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90章 捡到一只牛(求订阅,求月票)_溯流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跟别人不一样。

  以前大家追求的华丽、有气势的辞藻,渐渐已经很少出现在人们的作品中。

  大家开始追求一种更美丽的东西,叫做节奏。

  一句话,一个段落,一篇文章,它的美不在于用了多少优美的词句,而在于每个字和每个字组在一起形成的节奏。

  杨萧曾在和谭锴私下聊天的时候说过,于东凭借一己之力提高了中国科幻作家们的整体写作水平。

  这句话或许有些夸张,但是并非一点道理都没有。自从于东出现之后,人们发现,原来科幻小说竟然也可以这样写,那些充满美感的语言未必只能在传统文学中出现。

  对于王靖康来说,今天是美满的。

  他年纪虽大,但是入行很晚,属于大器晚成。如今刚入行没两年就获得了银河奖一等奖,让他对未来充满希望。

  有时候王靖康也在想,他们这批科幻作家是幸运的,因为正好赶在于东的出现,中国科幻重新走向辉煌的时候。

  现在写科幻小说已经不仅仅是兴趣,还能为他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

  而且有了作家经纪人之后,他只管写作,其他的事情根本不用操心,所有的事情都有人帮忙安排好好的。

  但是他也有忧虑,忧虑自己现在年纪大了,精力不够,很多知识的更新也不如年轻人。在科幻界这样需要充满想象力的地方,这就是致命的缺点。所以他也一直在努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努力追寻最新的科学知识,不想被这些年轻的作家甩开。

  等王靖康的获奖感言说完,颁奖典礼也结束了。

  不过今天的活动还没有结束,下面的时间,所有人移步到餐厅去,进行接下来的活动,科幻迷见面会和记者采访环节。

  到了餐厅之后,最受记者们关注的当然是于东跟今天获奖的作家们。他们都不是第一次领奖了,面对记者的经验也都有。

  大概十几分钟之后,于东他们就把记者们打发走了。

  接下来的科幻迷见面会就随意多了,大家分头行动,读者们会去找自己喜欢的作者聊天,求合影,求签名的也有。

  其实于东挺喜欢这样的氛围的,总共就一百个读者,加上那些媒体记者也才不到两百人,在这个大厅分散开来,每个人面对的读者并不算太多。

  即便于东更受欢迎,现在他周围也就围了二三十人,很多读者见到于东这里人多,就会移步找其他作者,毕竟机会难得,逮着一个作者薅有些吃亏。

  总体来说,要比签售会轻松太多,于东一边给人签名,一边跟大家闲聊天。

  “同学,听你口音是北方人啊……哦,燕京来的……也是燕师大的?校友啊,你好,你好。”

  “新书啊,新书过段时间你们就能看到了。”

  “朋友,你看起来三十多了,叫我大哥不合适吧……哦,四十多了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