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77章 非常适合拍电影_溯流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余桦他们散了烟,说起了之前文学交流会的事情。

  “下次过去一定拜访。”毕飞雨说道。

  程敏德笑道:“你们这次的年会声势很大啊,我在燕京的时候就听人说了。我还听有人提到,明年要开作代会,你们这倒是提前开了一场。”

  “老爷子,我们几个连作协都没进呢,谈不上作代会。”于东说,“而且去了不少影视圈的,倒是更多人说像电影节。”

  其实作代会的事情,于东他们知道一些,毕竟之前王孟还打电话给过他们,只不过自那以后就再没消息,也不知道具体是个什么情况。

  程敏德毕竟不是文学圈的,对这些事情不了解,也就没多问,又看向于东,“我听物理系的一些同事说,你的一部科幻小说在国外引起了科学界的关注?”

  于东点点头,“是引起了一点关注,主要是天体引力这一块。深空公司也邀请了加州理工的基普·索恩做公司的科学顾问,也算是一种宣传手段吧。”

  “这种宣传手段也挺好的,以后如果需要什么资料,可以问我,我们学校这边的资料也挺多的。”

  “好,到时候爷爷你别嫌我麻烦就行了。”

  程敏德笑道:“就算我嫌你麻烦,其他系的同事也不会嫌你麻烦的。这位基普·索恩我听说过,说起来也算是我师弟了,他也在普林斯顿待过,在引力物理这块很出名。”

  “说起普林斯顿,倒是跟我们挺有渊源,中国文学丛书在美国出版之后,受到乔伊斯·奥茨的青睐,还被列入到了学校推荐的必读书目里去了。”毕飞雨笑着说道。

  程民德挑着眉毛,有些惊讶道,“这事我还不知道,这么说来,这套中国文学丛书在美国还挺受欢迎的?”

  “销量还不错。”于东谦虚地说道。

  “真好啊。”老爷子叹了口气,“要是我在普林斯顿读书的时候遇到这样的事情,大概会非常高兴……不过可能也会错过,那时候出国留学,满脑子都是学习先进的知识,大概也不会有时间去关注这些东西。我在普林斯顿只待了两年多,时间也确实不充裕。”

  听程敏德说起往事,于东三人眼中都充满了敬意。

  当年华罗庚毅然归国,写下那篇知名的《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他在信中写下“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是有自己的祖国的”。

  而那个时候,程敏德也刚刚放弃了普林斯顿的工作回到国内。

  可以说,中国的数学有今天,离不开华罗庚和程敏德这些人的努力和付出。

  “程先生的付出,国人们会铭记于心的。”毕飞雨由衷地说道,“相对于您,我们则如微末尘埃,不值一提。”

  程敏德笑着摆手,“不要妄自菲薄,咱们努力的方向不一样而已。就像这壶茶——”

  老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