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五章 喜庆新年_绣外慧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这绵远大营最开始就是陆云占山为王而建,后来被赵承祖招安。十年前陆云去世,赵延昌便提拔陆云的大儿子为统领。

  俞宛秋闻声回头,就见一位光头黑脸汉子向自己抱拳,她脑海里立刻反应出“鲁智深”的大名,不知这位剃光头是纯粹图凉快,还是有什么讲究。本想敛衽为礼,想到自己的身份,只是微笑颔首道:“陆将军不必多礼。”

  他弟弟陆满屯跟在后面说:“世子妃赐给他的那件衣服,他喜得什么似的,说长这么大还没穿过这么讲究的衣服。”

  “陆将军喜欢就好。”

  为了笼络这位统领绵远大营十几万将士的陆满仓,俞宛秋可谓煞费苦心,那衣服上面的老虎是她亲自画出,再劳动纹绣费了三天功夫绣成的。纹绣很不乐意,一面绣一面鼓着嘴说:“有这功夫,可以给小郡主绣一套漂亮的裙子了。”

  此刻见陆满仓那样开心,俞宛秋也感到很欣慰。要笼络人心,不见得非要赏赐很多东西,有时候,一件温暖可心的衣服,胜过一堆金银珠宝。陆氏兄弟早年丧母,父亲十年前也去世了,他们又没家室,撇开统领的身份,其实就是两个光棍,并没有人‘精’心为他们缝制衣衫。

  靖兰城这边礼佛气氛想当浓重,老百姓家的孩子,长到几岁就送到寺院,剃光头,穿僧衣。在庙里修行。修行就得念佛经,念经就得先识字,所以到庙里去,除了看到男‘女’‘混’杂诵经的场景,就是一个老和尚带着一群小和尚识字的画面。这里的寺庙,客观上起到了传播文化的作用,相当于现在的公立学堂。平民子弟,家里请不起教书先生,也读不起‘私’塾,就把孩子送进寺庙礼佛,几年后还俗,便成了识文断字的人。

  不知道陆氏兄弟小时候,是否离开营地去庙里住过,从他们剃光头和不娶亲的行为,似乎有修行的痕迹。偏偏这样的人,却准备投身战场大开杀戒,让俞宛秋觉得有些费解。

  等两个人从王爷的病房回到自己的住处,发现‘门’上已经贴好了对联,屋檐下还挂着几盏红灯笼,小福子和兰姨迎出来说:“是一帮兵勇挂上去的,说这灯笼是他们自己扎的,扎得不好,请世子和世子妃勿要见笑。”

  俞宛秋看着八盏新糊的灯笼。左边是恭贺新禧,右边是早生贵子,明显不对称,但配上笨笨的、大小圆扁不一的灯笼,却出奇的和谐。

  将近五百里的路,他们的车不敢卯足马力,在路上用了两天,到军营的时候就已经是大年三十了,在王爷的病房逗留了小半个时辰,再回来休息了没一会,王爷就派人传他们过去吃年饭了。

  军营处处留有山大王的痕迹。大厅的匾额为聚义厅,里面摆着几排大圆桌,桌上水陆俱陈,唯有正上方放了两张条形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