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4章 京营骑兵统领_大明最后一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命令,曹将军,你能做到吗?”崇祯看向曹文诏。

  “皇上,末将保证这支骑兵一定是皇上手中最锋利的刀,誓死效忠陛下一人,”曹文诏站起来激动的说道,“皇上说向东,绝不向西,末将愿为陛下赴汤蹈火,披肝沥胆.......”

  “停停停,”崇祯连忙摆手,曹文诏听崇祯的意思是让自己掌管这支骑兵部队,激动的语无伦次,把事先背好的各种效忠词语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曹将军,不要激动,朕把你调来京营就是准备把骑兵部队交给你统领,”崇祯笑着说,“朕听说,你每战必先,带头冲向敌阵,不管对面是建奴还是乱贼,你都敢拔刀冲锋,这才是一个武将该做的事。”

  “这支骑兵你做主将,秦将军的儿子给你做副将,朕希望你俩互相配合替朕打造出世上最强骑兵部队。”

  “末将替我儿谢皇上隆恩,”秦良玉起身向崇祯恭敬行礼。

  “秦爱卿起来吧,不用多礼,大明正需要马将军勇将,”崇祯笑了笑,伸手虚扶,“这也是朕对你马家白杆兵数次保家卫国的赏赐。”

  其实崇祯这样做的目的是平衡,虽然对曹文诏信任,但是必要的平衡也是必要的,这对曹文诏也算一种保护。

  这支三万人的骑兵部队崇祯打算给每人准备一支骑枪,一把刀,以后还会再给每人配备双马。

  在他计划中,这支骑兵部队属于轻骑兵,士兵也不再穿重重的铁甲,而是选择更轻便的棉甲,在远处先用骑枪射击,近处则用刀,长枪等,当然弓箭暂时不能完全舍弃,距离真正的火器部队还有一段路要走。

  起码子弹没做出来,骑兵还是要靠燧发枪和手中的刀作战。

  温体仁看着眼前的曹文诏,眼珠转了转,暗道,“看来皇上对于这个人很看重,竟然把三万人的骑兵部队交给他,以后要多多留心。”

  要知道明末的吴三桂驻守山海关手里就是有三万多的关宁铁骑,才有资格和崇祯,李自成,满清三方讨价还价。

  三万骑兵用的好,甚至可以抵的上二十万步兵。

  其他人也都羡慕的看着曹文诏,如果不出意外,曹文诏以后必然是一方统兵大将。

  “曹爱卿,以后你就是骑兵统帅了,可不能再随便带头冲锋,”崇祯看着曹文诏嘱咐道,“冲锋虽然可以调动大军士气,但这很危险,你已经不是统领几千人的将,冲锋陷阵的事就交给别人去做,你在后面指挥全局。”

  历史上曹文诏带领三千骑兵冲进十万流寇阵中,孤立无援,最后被活活耗死,这虽然看着很勇猛,但是对于大局不利。

  “谢皇上关心,末将知道了,”曹文诏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对着崇祯恭敬行礼。

  “好了,现在士兵,战马都有了,就缺少手中兵器,”说着崇祯看向毕懋康和孙元化,“毕爱卿,孙爱卿,现在大家可都在等你们的火枪火炮了。”

  “现在军器局有多少火炮,多少燧发枪了,除了铁料之类的还有什么需要吗?”

  现在工部炼的铁大部交由军器局使用,还有一部分用来造弓箭。

  “皇上,现在铁料供应充足,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毕懋康开口道,崇祯对军器局的重视可以说达到了顶点,要钱给钱,要人全国调人。

  现在工部的铁料全部朝军器局运,朝廷所有的工匠也在军器局,反正毕懋康和孙元化提的合理要求崇祯全部都满足了。

  他俩的压力非常大,军器局成立时间太短,两月不到,产量虽然每天提在提升,但是想生产出装备十万士兵的武器,最少也要二年以上。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