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4章 往南走_大明最后一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鼎臣喃喃自语,然后对着身边人吩咐道,“给李总兵多备点箭矢,再派人去催一下杨总兵尽快来支援。”

  “遵命,”旁边一名官员答应一声走出衙门。

  兴县,王嘉胤和王自用等人在县衙里喝酒吃肉。

  “大家说说我们接下来怎么做?”王嘉胤喝了一口酒,“老子在陕西被洪承畴打的豪无还手之力,差点就被他杀了,幸好我聪明赶紧逃到山西来。”

  想起在陕西的日子,王嘉胤就害怕,他决定只要洪承畴在陕西一天,他就再也不回去了。

  “是啊,可惜了王大哥,被洪贼骗了,”罗汝才叹了口气,“我早就说过洪承畴那人红脸黑心,决不是杨鹤那么好糊弄的。”

  王左桂和王嘉胤在陕西算两股较大的叛军队伍,王左桂受不了整天逃亡的日子,洪承畴又追的紧,最后选择投降。

  谁知道投降后,一天好日子都没过就被洪承畴砍了,这可吓坏了王嘉胤,他当即就决定渡过黄河逃到山西。

  王嘉胤看着罗汝才,“你不是号称曹操吗,足智多谋,你说说我们接下来怎么办?总不能一直呆在这。”

  “万一哪天朝廷命令洪承畴进入山西,我们就别想有这种好日子过。”

  罗汝才这人从造反之后就抢了三名地主小姐,走到哪都要带着,而且脑子比其他人清醒。

  他没有什么大的志向,从来没有想过推翻明朝自己当皇帝的念头,他只想有美女陪着舒服的过一生。

  这一点到是和张世泽很像,不过张世泽一出生就能享受到这些,而他只能靠造反得到,这就是出生的重要性。

  “我看啊,咱们应该往南,”罗汝才笑道。

  “往南?”王嘉胤想了想,“北面就是大同镇,接着是宣府,再北就是蒙古,这些地方不是穷就是兵多,北面是不能走。”

  “曹操,你直接说去哪?说话说一半的人最讨厌了,”王自用嚷道。

  其余人也没有什么文化,这时候义军地位也没有分的那么清楚,谁都可以说话,王嘉胤也不能强行命令大家。

  “你们不要急,听我慢慢道来,”罗汝才不紧不慢的说,“我听说高迎祥和张献忠两人已经在汾州府打下了几座县城,那里可比咱们这里富裕,我们去和他汇合,然后一起南下。”

  “我们干脆带兵往南走,南边有大把的好地方,现在往西走是陕西,往东走就会进入京师地区,这两个地方最好不要去。”

  “那只有往南走了,南边可以进入河南,到了河南那咱们可就到了天堂,那地方可比山西这破地方好多了。”

  “那周围都是好地方,人多地大,如果有机会去江南,那就更好了,那里是鱼米之乡,美女如云,更有扬州瘦马。”

  说着说着罗汝才口水都流出来了,他是看见美女就走不动道,想到未来的好日子恨不得立即出发。

  “我看曹操说的对,咱们就去南边,那里有钱人多的是,比这里富裕多了,随便抢个县城就够咱们吃饱半年,”贺一龙笑道。

  明末这些造反的没有明确目标,走一地吃一地,根本没有大本营,他们不事生产,只知道破坏。

  到处流窜,可以官府称为流寇,在四处抢劫破坏,对于明朝的经济产生了非常大的危害。

  崇祯一开始的战略目标就是集结优势兵力把这些造反的全部剿灭,在辽东方面就是防守,同时派人去辽东捣乱,牵制皇太极。

  然后发展国内的经济,让朝廷拥有更多的钱粮,几年之后就有源源不断的兵源打辽东。

  暂时来看崇祯这个策略还是有效的,只要把陕西这伙叛军剿灭,不要两头作战,大明就还有希望。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咱们明天就出发,早日和高迎祥他们汇合,”王嘉胤笑道。

  “陕西的官军不好杀,但是山西这边的官兵咱们不怕,想必内地更没有什么官兵,到时候我们的好日子就真的来了。”

  “好,好,听盟主的,去江南享福,”县衙内众人兴奋的大声喊道。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