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3章你走那么急干嘛_大明最后一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炮没占到便宜就没有再有任何动作了。

  “皇上,锦州还是和之前一样,皇太极围住锦州没有进攻,不过他现在在离锦州北八十里的义州开荒垦田,好像是要在那里种粮。”

  接着李若琏又道,“林丹汗那边还没有消息传来,臣命令他们三天传一回消息,明天应该就有消息了。”

  三天一次传消息已经很频繁了,古代行军速度缓慢,传递消息很不方便,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打个电话就知道了,打探消息,传递消息这些都要大量人马,锦衣卫在塞外的势力相比内地人手少了很多。

  “要加强蒙古那边的情报收集,多派点人手,”崇祯转头看向北方,“皇太极攻不破锦州,这是想一边种地,活活困死祖大寿啊。”

  “锦州的粮食储备充足,不怕城外的皇太极围城,但是时间久了人心就会散,有人就会想着投降,不知道祖大寿能不能顶住?”

  古代要想攻破大型城池围城是最常见的,也是一种攻心战术。当年蒙古大军围攻襄阳三年,最终把襄阳攻破,接着没过多久南宋就亡国了。

  “皇上放心,祖将军派人在城内日夜巡逻,不会给人可趁之机。”王承恩在旁安慰道。

  “对了,”崇祯看了眼王承恩,“郑芝龙去年送了一百万石粮过来,下一批粮食什么时候过来?”

  去年十二月底崇祯在山西剿寇,郑芝龙派郑芝虎送了一百石粮到天津,是王承恩去运回来的,这些粮食京城一点没留,全部送到陕西交给洪承畴了。

  “皇爷,郑芝龙说下批二百万石会在四月底运到天津,”王承恩笑道,“他说时间紧刚开始只能凑到这么多,第三批就有四百万石,第四批三百万石会在八九月运到天津。”

  有了崇祯的许诺和真金白银,郑芝龙的干劲很足,他把自己所有的船都拿来运粮,船只不够还动用战船运,从去年开始他就派人去吕宋,安南各地收购粮食,然后一船一船的粮食往北方运。

  郑芝龙不运香料,丝绸,反而运粮食可把另一个海盗头子刘香看傻了,毕竟香料丝绸价值高,而且重量更轻。

  “这个郑芝龙搞什么鬼?有钱不赚大费周章的去运粮食,”刘香很纳闷。

  等查清是给朝廷运粮后刘香开口大骂,“郑芝龙这是想当朝廷鹰犬啊,为了他自己不管兄弟们的死活,跟着他迟早没前途。”

  “你们跟着吃肉喝酒天天做新郎,那才有意思,人生短短几十年就要做些让自己快乐的事,你们说是不是?”

  “嘿嘿………老大英明,”一群海盗纷纷笑道。

  万里迢迢的运粮确实没有什么钱赚,远没有贩卖香料瓷器丝绸赚钱,但是郑芝龙和其他海盗头子不一样,他不是追求什么自由,他要带领郑家成为一个大家族,光宗耀祖。

  很多海盗发财之后只想过纸醉金迷的日子,花钱大手大脚根本不顾以后,嗯,很多海盗没有后人,估计是坏事做多了留不下后代。

  “嗯,”崇祯点点头,随即严肃的说,“南方的粮食一定不能出事,告诉郑芝龙,除了这一千万石粮,以后每年朕都要购买一千万石粮,让他安心运粮,银子一分都不会少他的。”

  “下批二百万石粮留下一百万石粮在登州,交给袁可立,现在卢象升应该到了旅顺,这些粮就是专门供应卢象升的。”

  “还有,叫袁可立多造战船,运粮船,上次不是给他发了旨意吗,给朕使命的造船,以后朕有大用。”

  “奴婢知道了,”王承恩在旁应道。

  现在郑芝龙一个海盗头子都有几千艘大小船只,船上还装备了各种火炮,自己身为大明皇帝,国家的主人公怎么也不能被他比下去。

  现在多造点船积累经验,再过个五年就可以造更大更高的战船,在他心目中战列舰才是王者,现在的船都是靠风帆作为动力,全部是木质战船,速度慢威力小,航母这辈子是不用想了,科技发展靠个人推动实在太慢。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