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7章 阴谋的味道_大明最后一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皮大喇叭对着下面的人大喊。

  “朕听说你们要见朕,朕现在来了,你们的事朕也知道了,你们放心,那些克扣你们工钱的煤矿主朕已经下令抓起来了。”

  “你们的工钱现在由朕补给你们,朕派人是收那些有钱老爷的矿税,和你们穷苦百姓没有关系。”

  “朕永远不会收穷苦百姓的税,朕只会减免大家的税,全国的辽饷已经被朕免除了,你们好好赚钱过日子就可以。”

  然后崇祯转头看向黄得功,“你带着钱现在发给那些被拖欠工钱的百姓。”

  “遵旨!”

  黄得功一熘烟的跑下城墙,刚开始他还疑惑皇上出宫怎么还带着大箱子,感情里面是装着钱呢。

  “胡老三,听到了吗,皇上要给咱们发钱,我早就说过皇上不可能会要咱们的钱,肯定是有人把脏水泼在皇上身上,你还不信。”

  “那大家都那样说,我怎么知道是真的假的,你不信,你不也来这里了。”

  “我……我来见见皇上不行啊。”

  “皇上圣明啊,我早就说过皇上会为咱们老百姓做主,那些该遭瘟的煤老爷抓的好,这下看他还敢不敢克扣咱们工钱。”

  “还免了害人的辽饷,这下咱们老百姓以后的日子有盼头了。”

  城墙下前面挖煤工人把听到的话传给后面的人,不一会全部的人都听到了崇祯说的话,纷纷和身边的人议论。

  接着黄得功抬着箱子出钱发钱,整个现场彻底沸腾了,大家笑着排好队前去领钱。

  要说崇祯刚刚的话全部都是白话,没有丁点语言之美,随便来个秀才说的话都比他的好听。

  但就是这么直白的话让老百姓立即就知道了崇祯什么意思,这时候的人大部分都是文盲,崇祯说话反而更接地气,更容易拉近和老百姓的关系。

  随后崇祯下了墙跺,发现自己两腿都有点软,毕竟是十几米高的城墙啊。

  “皇爷小心,”王承恩走了过来扶着崇祯,“以后您可千万不要爬那么高了,真的吓坏奴婢了,皇后知道了还不骂死奴婢啊。”

  “你就怕皇后骂,不怕朕砍了你狗头啊,”崇祯笑了笑走下城墙,“等下钱发完了,派些人送挖煤工人回去,现在事情处理完了,天色还早去军器局看看。”

  这时李若琏押着几个人走了过来,“皇上,刚刚就是这几个人在人群里挑拨离间,让那些挖煤工人进城闹事,他们还打算进城之后打砸商铺制造混乱。”

  “他们都是受一个刘一明的读书人指挥的。”

  “读书人?”

  崇祯停下脚步,看向李若琏,“这个刘一明怎么会参与其中,他的目的是什么?”

  “臣刚刚问了,这个刘一明是京营总督李大人远房亲戚,他是想通过搅乱京城,引起恐慌使朝廷免除商税。”

  “还有,臣派人去京营找李大人派兵过来拦截挖煤工人进城,到现在也没有人过来。”

  崇祯眼睛一凝,严肃道,“你这是什么意思?怀疑李邦华和这件事有关?”

  “臣不敢,只是现在所有的线索都指向李大人,臣不敢不报,李大人掌管京营也得罪了很多人,很有可能是有人陷害。”

  李邦华是自己钦定的京营总督,原来当过京营总督的有英国公张维贤和成国公朱纯臣,明朝京营总督一般都是由勋贵轮流担任,极少有文官当京营总督。

  之前李邦华当过几年的京营总督,但是没几年时间就被督察院和御史台不断弹核,勋贵不满的情况下被崇祯罢免。

  不过朱纯臣被自己抄家灭门,如果李邦华是被人陷害,现在有最嫌疑的就是英国公了。

  “不对,他们怎么知道是谁指挥他们的?”

  “做这种事不是应该保密吗?怎么那么容易让别人知道自己真名。”

  崇祯看着眼前的几人陷入沉思,这事越搞越复杂了,简单的一件克扣工人工钱的事,发展到牵涉朝廷大臣。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