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7章 盐税_大明最后一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查?”

  “朕当然要查了,砰!”崇祯勐的一拍桌子,“朕翻阅史料发现,南宋半壁江山每年的盐税都有一千二百万贯,而我们大明人口比南宋领土大,人口多,盐税竟然相差如此之大。”

  “大明就算人口六千万,就算每人每年十斤盐,那么大明一年产盐就有6亿斤,而且我朝的盐价比宋朝高六倍,那么这些盐卖给百姓能卖多少钱呢?”

  “现在外面的百姓买盐要三钱银子一斤,也就是300文一斤,宋朝一斤盐50文,这就让朕看不明白了。”

  “卖的价格比宋朝贵六倍,而且用的盐一点都不少,6亿斤盐,总共可得一亿八千万两银子,这么多钱到底哪去了。”

  “神宗时全国把盐分为十纲,每纲20万引,每引300斤,按规定朝廷每引抽税6两6钱4分,也就是说,朝廷每年的盐税应该是1328万两白银。”

  群臣纷纷倒吸一口凉气,就算一些对钱不敢兴趣的老臣也不镇定了。

  顿了顿,崇祯继续道,“可现在呢,朝廷只收到十分之一,少去的钱去哪了,又是谁拿了朝廷的钱,不要把什么东西都怪到私盐上面。”

  “一亿八千万两的盐课,朝廷居然只拿到可怜的一百多万两,平均下来一斤盐朝廷只得2文钱。”

  “卖300文,朝廷得2文,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宋朝还能做到一斤盐抽税30文,难怪户部尚书总和朕说国库没钱。”

  “朕还以为大明真的很穷呢,看来穷的只是朝廷,那些盐商才是真正的有钱人吧。”

  “有些官员居然还说要减税,这怎么减,难道朝廷一分钱都不要收,你们的俸禄也不要发,白给朝廷干活,你们肯吗?”

  “朝廷也不用赈灾了,也不要发军饷了,九边军镇全部撤销好了,反正朝廷都没钱发饷。”

  “朕这个皇帝也不用当了,朕去当个盐商。”

  殿内群臣被骂得一句话都不敢说,偷税漏税这么严重,搞得国库都没钱,那个户部尚书难怪整天叫这要辞官。

  我们都知道明朝就是穷死的,其实明朝是不穷的,穷的只是朝廷,那些士绅士大夫个个富的流油,李自成攻下京城后,叫投降的大明官员把钱都交出来当军费,他们自然不肯交,用对付崇祯的法子对付李自成,装穷。

  可是李自成是那么好说话的吗,直接叫刘宗敏把京城的全部的官员抓起来严刑拷打,最后搜刮到七千万两白银。

  网上还有人说崇祯内库就有3000万两白银,只是他不肯拿出来。

  这就是一个谣言,如果崇祯真有这么多钱,他还会穿着打补丁的龙袍吗?他还会为了一百万两和吴三桂反复拉扯吗?李自成都打到北京城下了,他会不拿钱出来招兵吗?

  就算是最抠门的地主,在最危难的时刻都知道拿钱出来保命,别把有钱人想的太笨,他们肯定知道命比钱贵。

  “怎么不说话了?”

  “平时你们不是很能说吗?”

  “哪个出来说说,怎么把每年一千多万的盐税收上来,朕立即把他提入内阁。”

  钱谦益偷偷抬头看了眼崇祯,他做梦都想入阁,可是要收盐税他是万万不敢的,只能看着那个位置眼红。

  “怎么哑巴了?”

  “往日很会说的御史,言官哪去了?”

  崇祯怒气冲冲的看着下面大臣,门外的禁卫军头领还在往里面偷看,一般的禁卫军哪有这个胆子,这个人他老爹是英国公,而他就是被调到崇祯身边当侍卫的张世泽。

  “大人,小心被皇上看到,”旁边的小兵提醒道。

  “没事,”张世泽挥挥手,“看皇上把那些文官训的像孙子一样我就觉得很爽,这些御史言官平时怼天怼地怼空气,现在被骂的一个屁都不敢放,真的是太爽了。”

  “下职后我请你们去东顺楼喝酒。”

  “谢谢大人,”旁边的禁卫都笑着点头,自从这位国公世子来了之后,他们的伙食都好了很多。

  身为勋贵一员,张世泽天生就和文官集团对立,连他老爹都经常被参,而且都是一些小事,比如不穿官服上朝是藐视圣上,他老爹就要上奏请罪。

  不去上朝就是吃闲饭,干拿俸禄,去外地视察就是拉帮结派,总之武将做什么都是错的。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