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7章苏州惨状_大明最后一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丽服饰的商人和一名学子打扮的人冷漠看着街道上发生的一切。

  这名学子正是复社领袖张溥的弟子--杨俊,而张溥又是徐光启的弟子,现在徐光启很得崇祯信任,复社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

  复社和东林党很像,复社是由江南士大夫组成的,提出的口号也是反对空谈,注重实务,刚开始确实吸引了大量南方精英人士加入,在崇祯二年的时候复社就有二千多名有才有钱读书人。

  “杨贤侄,我们这样真的可以吗?”

  “皇上就在扬州看着呢,皇上很重视商税,几次下旨开征商税,这次更是亲自来江南,还带了几万大兵。”

  “之前不是说只是闹一闹,把衙门烧了就解散,现在他们都开始强抢民居,下一步不会放火烧商铺吧。”

  其中一个胖胖的商人黄承贵看着下面乱糟糟的人群担心道。

  “黄老爷,都这个时候了你还担心什么,”杨俊手中折扇一甩,笑着说,“去做事的人和你没有半点关系,即使官府要查也查不到你身上。”

  “难道你想交商税吗?”

  “据我所知,如果按照朝廷规定的二十税一,您在苏州各地的产业,每年就要交一万多的税,而且是年年都要交,生意做的越大交的越多,您就甘心把您挣的辛苦钱白白送给官府用,就算交了商税,最后钱还不是到那些贪官手里,现在整个苏州都在抵制商税,难道您想当叛徒?”

  “杨贤侄,话可不能乱说。”

  黄承贵连忙摇头摆手,叹了口气,“我当然不想把钱交给那些贪官了,那可是我凭本事挣的,我吃了那么多苦才挣到这么大的家业,他们官老爷嘴皮子上下一碰就想拿我的钱,那是做梦。”

  “我只是有点担心。”

  “官府说了,如果抗税的话,店铺全部查封,家产充公,这可是圣旨上说的,万一官府真的这样做,那我半辈子积攒下来的偌大家业不是扔进秦淮河里了吗?”

  黄承贵生意做这么大,除了必要的精明能干,还和他谨慎的性格有很大关系,这种性格让他躲过三次重要危机。

  顿了顿,黄承贵再次叮嘱,道,“杨贤侄,这件事可对我们苏州全体商人非常重要,令师真的会帮助我们?”

  苏州这些商人之所以能短短时间达成抗税的协议,全都是因为复社答应帮忙向皇帝上书。

  复社的张溥可是内阁徐光启徐大人的得意弟子。

  他们全部先关闭店铺,等待取消商税的旨意。

  矿税能取消,商税也能取消,只要他们团结一致把事情闹大,让老百姓持续闹事,收商税的事就能无疾而终。

  “黄老爷放心吧,朝廷征收商税是一项暴政,搜刮百姓民脂民膏,”杨俊严肃道,“不止家师,江南很多有识之士都会向皇上书废除商税,还利于民。”

  “朝廷征收商税是与民争利,这和大明祖训相违背,太祖早就说过藏富于民才是大明江山长治久安的根本国策。”

  “我说句大不敬的话,皇上这是倒行逆施,您看着吧,肯定不止我们苏州会抵抗商税,其他地方也会掀起抗税浪潮。”

  “嗯,”黄承贵点点头,眯着眼,喃喃自语,“现在皇上应该得到消息了,不知道皇上会怎么处理?”

  “我们要把咱们的人全部撤回来,只留下几个报信,以免被锦衣卫抓到。”

  这边,李若琏带着三百名锦衣卫急行军一天就赶到了苏州。

  一进城,李若琏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城内街道上扔着大量杂物,很多商铺都被砸了,里面货物被抢一空,远处还有几处地方冒着黑烟。

  “这还是苏州吗?”

  “大明的繁华富庶财富重镇怎么变成这样了?”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