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章 毕懋康最开心的一天_大明最后一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在看火枪发射总感觉哪里怪怪的,后世看扛战电视剧总能看到两方白刃战。

  这时候的火枪兵在战场上发射几枪后,只要敌人一近身,就是被屠杀的命运。

  建奴就是这样,步兵在战前引诱明军火枪早早发射,然后付出一定伤亡,派遣骑兵迅速突击,一举击溃明军中军,随后就是大面积追杀了。

  毕懋康眼睛一亮,“皇上圣明,这个法子好,微臣立即召集人手去做。”

  “皇上还有什么办法赶紧说吧,老臣洗耳恭听。”

  “大胆!”王承恩呵斥,“毕大人你怎么能这么说话?”

  “你这是君前失仪,御史知道了你就等挨着参吧。”

  “好了,大伴,毕爱卿这也不是有心的,”崇祯笑了笑,“爱卿不必有顾虑,朕就希望和你这样说话,有什么就说什么,不用顾虑太多。”

  “谢皇上,臣是着急了点,”毕懋康对着王承恩点点头表示感谢,王承恩这是提醒他。

  “这不用火绳点火,以后的火枪使用方法也需要跟着改变。”

  崇祯看了眼头顶的天空,“这燧发枪可以造短一点,骑兵也可以使用,只要事先装好药,到了近前先给对方两枪,然后提刀再杀。”

  “骑兵使用的叫骑枪,步兵使用的叫步枪,枪管什么都一样,只是枪管长短不同。”

  “还可以把这种枪做的精巧一点,一只手就能拿的起来,这种枪叫手枪。”

  崇祯大概比划了一下长度,旁边朴国昌拿过一个本子,把崇祯说的全部记录下来。

  毕懋康做的燧发枪射程大约在150——300米远,有效射程大约100米左右。

  这样的火枪威力已经很大了,只要保证火力不断,对方骑兵就不能突破这种密集的弹雨。

  毕懋康跟在身边连连点头,这些都是很有用的,他以为皇帝火器,只是认为火器威力强才想大力发展。

  现在看来,皇帝的一些想法比自己都更好,说明皇帝研发火器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对火器有很深的研究,这才是他最开心的。

  崇祯背着手,停顿了一下,接着说,“这些改进还不算什么,只要给些时间你们都能想到。”

  “不管火枪还是火炮最重要的是装弹方式,只有改进了这个,才能真正的改变战争方式。”

  “那时候,不管是建奴,还是草原上的蒙古人,他们的骑兵部队也只是一个个移动的靶子,再也不能威胁到中原王朝。”

  自从机枪大炮普及后,草原民族才真正的变成能歌善舞,热情好客。

  “装弹方式?”

  毕懋康疑惑的看着崇祯,“皇上,这是什么意思?现在火枪装药方式还可以改变吗?”

  这也不怪毕懋康,自从宋朝出现火枪以来,所有的火枪都是前装滑膛枪,也就是从枪管前面装药。

  火绳枪,熟练的士兵可以做到一分钟一发。

  燧发枪,可以做到一分钟发射2--3枪,甚至做到5发。

  后世著名的马克沁机枪理论射速每分钟600发,还有更快的加特林机枪,每分钟消耗上千发子弹,这才是真正的弹雨,比下的雨都更密集。

  “当然,”崇祯点点头,“现在的装药方式太落后了,非常繁琐。”

  “朕看他们从枪管里面装药,还用一根铁条捅,你不觉得不对劲吗?”

  毕懋康摇摇头,其他人也看着崇祯,这种装药方式延续了几百年,他们都习惯了,没觉得有问题。

  “平时这样装药是没问题,那么战场上呢?士兵是不是只能站着装药?”

  “那不是站着当敌人的固定靶子吗?”

  “他们又不能举盾牌遮挡敌人的雨箭,这样一来不是很危险。”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