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8章 山巅老道_崇祯之军火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礼见驾后,朱友健让她跟在自己身侧,不时扭头聊上两句,全当赏心悦目的点缀,解除舟车劳顿之苦。

  军中虽有人觉得大军带着女人上路,很不吉利,可那是皇帝的意思,谁也不敢置喙。

  其实大部分人还是很高兴的,绿叶中的那一朵娇嫩的鲜花,谁不想欣赏。个个挺拔了腰身,纷纷面带笑容,虽然知道那是自己遥不可及的,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表现欲。

  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朱友健在一众将领的劝说下,带了3000人马上路。虽然不虑建虏再次偷袭,小心些总是好的。

  精锐骑兵在前,朱友健居中,身后还跟着蒙古三公,踏着稍有泥泞的土地,缓缓向南行去。

  行了两日,绕过宁远,朱友健几乎将周樱落的家底都问过了,将自己穿越来的几次大战也都讲述,实在无话可数,于是聊起了神话故事。

  周樱落一开始很是紧张,见朱友健审问一般,将她身家一一询问,只能小心的一一作答,渐渐的,她发现这个皇帝不是查户口的,就是没话找话,心里也放松下来。

  听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时不时笑出声来,引得一众士兵也很是轻松。

  西侧一处山头,一老一少立身山巅,遥望过来,仔细打量着这对说笑的男女。

  “师祖,那队伍正中,骑黑马的就是天命中人?当今圣上?”少年道童打扮,眉清目秀,朗朗的声音自其口中传出。

  “天机已乱,这人是不是天命人很难说。但是看他器宇轩昂,贵气十足,定然是崇祯皇帝了。只是他眉目间隐隐浮现一股朝气。不似三十五岁之人能有的气象。”

  老人白须白发,一身道袍,脸上却没有皱纹,颇有些鹤发童颜的相貌。

  如此远的距离,看清身形就不错了,这老人居然能看清崇祯眉目,很是神奇。

  “我们这就去下山去找他?”道童又问。

  “此时肯定不行,贸然过去,那些士兵会放箭的。要去见他,以后有的是机会。中原劫难已经推迟,我们不用急在这一两天。”

  “这两年,师祖和我师傅老是讨论中原血煞之劫,真的那么恐怖吗?以至于还需要师祖出山。”

  “青松,我且问你,推背图第三十三象怎么说的?你知道吗?”

  那道童朗声道:

  “谶曰:

  黄河水清,气顺则治。

  主客不分,地支无子。

  颂曰,

  天长白瀑来,

  胡人气不衮,

  藩离多撤去,

  稚子半可哀。”

  老道人听了暗暗点头,缓声道:“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之后得到了元朝的传国玉玺,将后金改名为清,如今清国的幼帝年号顺治,他们发迹于长白山,于这一象及其吻合。你懂了吗?”

  “即使如此,朝代更替,不是大势么。中华几千年来,莫不如此,为何师祖这么在意此次迭代?”

  “改朝换代还不至于让我出山!

  中原易主,留发无头,天地晦盲,皆为奴仆。这是我推算出的16字预言,虽怕汉人死伤殆尽,只是天命难违,我也无能为力。

  但是一个月前,天地运势骤然中断,天机混乱,中华龙气突然从辽东集聚燕山,中原血煞之气渐渐流往辽东,令我很是费解,这才出山一观。”

  老道对着道童解释,眼睛却一瞬不瞬的一直盯着崇祯。

  “圣上,西处山头有两人观察我军。”田守信看到老道二人,向崇祯禀报。

  崇祯闻言望去,果然有两人,如谪仙般立于山巅。

  随即拿出范炫超自南洋采购的单筒望远镜,对准了瞄去。

  “咦,人呢?”

  田守信闻言,立刻望去,苍山茫茫,哪还有人在……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