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八六章 革故鼎新策无穷(九)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也读过墨家的一切集权的学说,又见识到了墨家的手段,因而对墨者生出了招揽之心。

  于是他才想到了用墨者范畴的利天下的说法,来说服墨家。

  如果不用利天下的说法,就算是他能找到别的理由,但墨者依旧不可能为他所用。

  原本,他是想要和墨者辩论利天下的基础,是要天下定于一的。

  只是万万没想到,适几乎是下意识地回应了一句“定于一”,这让楚王一时间有些错愕,那些准备了好久的说辞似乎完全用不上了。

  他仔细地看了看跪坐在侧面的适,之前已有介绍,心道:此人如此年轻,这一身学问倒是惊人。只说他先随两位隐士学习,我遍问群人,竟均不知有那样的隐士。

  但楚王也不疑有假,很多学问他看过之后,有茅塞顿开之感,一些问题显然也不是一个商丘城的鞋匠凭借自己能够知晓的,而那些新奇的谷米更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

  楚宋并非郑韩之间的血仇,这一次围宋还是为了争霸,因为对于守城的墨者,也没有仇怨。

  楚王察言观色,见墨者对于适开口便答毫无疑惑,心知适便是这一次墨者说辞的头面人物,便迎头问了那样一句:你们墨家认为天下定于一,却又帮着弱国守城,这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

  跪坐于地的适,真的几乎就是下意识地回答,这种下意识不是历史观所带来的,而只是前世背诵课文留下的习惯性反射——天下恶乎定?定于一……

  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知道这句话必须解释清楚,而且要在墨家的框架之内解释清楚,否则就算解释清楚的,对自己也是毫无用处。

  好在他环顾四周,发现包括公造冶在内的人,都没有疑惑。

  或许,这些人已经习惯了适掌握墨家许多道理的解释权,已经习惯如此,所以并未疑惑,而是坚信适能说出极好的理由。

  这种信任加在适的身上,适飞快地思索,只怕思索的太久有些尴尬冷场甚至先在气势上输了,于是先仰头大笑数声,说了几句场面上的废话。

  笑声不必翻译,但那些场面上的废话却需要翻译,翻译便需要时间,也就给适留出了更多的思考时间。

  片刻后,适答道:“您恐怕不知道墨家有大故小故之说。”

  楚王问之曰:不知,请教。

  适对曰:持剑而斩人头,则被斩必死。而死人,一定就是被砍头的吗?这却未必。被砍头的人一定会死,但死的人不一定是被砍头的,这您能够理解吗?

  楚王点头表示可以明白,适又道:“天下想要安定,一定要定于一。而定于一,一定会安定一定可以利天下吗?这却未必。如果国君执行的是后羿、夏桀、商纣的律法,那么就算天下定于一,难道就可以利天下了吗?反过来,如果天下不能一,诸侯纷争,凶兵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