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一九章 内外勾连百尺叹(十四)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难道楚人不能破城,城内就不会出现变故吗?”

  小司寇略微有些犹豫,问道:“可司城皇如今在城上,与墨者一同守城,我只怕墨者会相助于他。”

  大尹笑道:“谁守城,墨者就相助谁。问题是,若是城不需要守了,那么守城之人就又只是原本的人了。现在皇父钺翎是守城巡城的皇父钺翎,而若新君决议不守,那么皇父钺翎也只是司城皇之子,墨者又怎么会相助于他呢?”

  最终的这番话,解答了众人最后的疑虑,大尹再次与众人盟誓,随后道:“今日便可发动了!”

  …………

  中午未到,各个贵族宅邸内的私兵、甲士纷纷上街,身穿皮甲手持戈矛短剑,于城内横行。

  尚未征召在城墙之下的民众看着这忽然冒出的数百人,并不惊慌。

  他们政变看得多了,早已习惯,看今日的局面便知道又是一场政变。

  既是政变,有些话还是要讲的。

  甲士们列队之后,在城内耀武扬威,先声夺人。

  而参与政变的贵族们则选出了能言善辩之士,在城内大声宣布种种问题。

  “子田无礼于楚而贰于晋,才招致了这次楚人围城。这都是子田的罪过,这是要让宋国陷入陈蔡等国的绝境,断绝了祖宗的祭祀,这是罪过,是天帝所不能容忍的。”

  “司城皇进献嘉禾于韩赵魏,让楚人震怒,所以这一次要惩罚的只是无礼的子田和司城皇。”

  “难道他们的罪过,要让你们易子而食、折骨而炊吗?这是不对的,所以,请驱逐国君,与楚人成盟!”

  这种宣布,在国都之内总会有很多人听。

  如今各国政变频繁,而夹在晋楚之间的小国,更是因为亲晋、亲楚的问题,发生过数不清的国人暴动。

  不说当年郑、卫因为亲晋亲楚的问题驱赶了国君,便是不久之后郑人也会因为不愿意怒楚,四万征召的郑人宁可投降楚人也不战斗。

  民众们本就已经不满,城内的民众和城墙下的民众一样,都听了墨者宣义部的宣传,潜移默化之下原本守城是有利的。

  如今代价更大,他们便心怀怨怒,根本不想要去守城。

  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城墙之下组织起来的民众,被宣义部揭开了最后的窗户纸,将问题指向“争取利益”。

  而城内这些适刻意没有去宣扬的人,尚且还处在“接受不是最坏的结果”这个层面上。

  没有人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办。

  贵族们先告诉了,所以他们很快就被煽动起来。

  听上去,那些话是有道理的。

  如果国君不触怒楚人,楚人为什么会北上围宋?如果司城皇不进献嘉禾,楚人为何震怒?

  没有人告诉他们,不管是否触怒,楚人都会为了争霸而北上,所以贵族们宣扬的这些道理,便听起来很有道理。

  混入人群中的死士们在民众混乱之际,高声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