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零七章 徙木立信市恩民(五)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巨大的木头框架装载用以向下投掷的石制火药雷众多。

  整个牛阑邑的城墙,已经完全地不合《周礼》,不再是标准的方正形状,而是围绕着原本的旧墙,增加了“行墙”、“马面”,还有一些突出的星芒,以及用泥土夯实的炮台。

  城门也按照墨子《杂守》篇进行了加固,增加了双层门,同时准备了一些可以出击的小门和侧门。

  城外的水井全部填埋,靠河方向的城墙也经过了砖石的包固,大量的木材粮食都有序地堆积在了城内。

  这一次和商丘之战完全不同,商丘之战从一开始就打定了示敌以弱、等待机会穿阵突袭的计划,因为那时候根本不想等待三晋的援兵。

  但牛阑邑从一开始的打算就是死守,死守到攻城方疲惫。或者……死守到适推断的郑韩矛盾爆发,让其自行退兵。

  这种多国联军,尤其是平日有血海深仇的多国联军之间,若能全力配合就怪了。

  只要守卫的坚决一些,只要火药武器能够给这些人造成一定的震撼,那就算是成功。

  墨家也可以大肆宣传,从而再一次让诸侯侧目,天下震动。

  越震动越好,震动的越厉害,魏韩也就不敢对宋国的墨家沛县根基有什么异样心思,因为他们生怕把可以震动天下的墨家逼到楚国那边。

  所以这边打的越狠,那边反而越安全,到时候君主还是面上笑呵呵说几句利天下之类的场面话。

  在等待晋郑联军到来的这段时间,宣义部的人也终于干起来本职工作,借助守城将民众组织在一起后,展开了猛烈地宣传工作。

  …………

  九月初,晋郑联军一共七万余人,逼近了牛阑邑。

  先期侦查的墨者点数了一下对方的灶坑数量,判断了大致的人数。不过这七万人中,多是农兵,并没有调动西河的武卒,其中还有半数算作辎重。

  这次魏军的主帅是公子击,韩军的主帅是上次伐齐的副帅骉羌,郑军主帅是子马。

  战车共八百乘,乘车与辎重车一共一千七百乘,这就可以对外宣称战车三千乘。

  这一次出征实际上已经错过了最佳时间,只是各国都没有办法。

  魏斯明知道赵国不可能参与这件事,但又不得不防备赵国背后偷袭,只能得到吴起那边战胜了夺西河的秦人后,才派使者前往赵都,诉说了一番三晋合力的道理。

  韩国其实更希望在大梁的地方开战,那样的话更为贴近的领土,可以占据几座城邑,扩充自己的实力。

  因为郑国已经先下手为强,攻占了榆关,而且这一次郑师入王子定,郑国也是以榆关恐阳城君反击为由,只出了一万五千人。

  魏国则希望能够攻破鲁关,让楚国内乱,从而维系霸权。在魏斯看来,楚国就是魏国自己死后最大的敌人,他根本看不到秦人可能的崛起,而现在秦国的情况谁也不相信将来能够崛起。

  魏国想要未来的优势和霸权,韩郑想要现实可以拿到手的城邑土地,公子击更是希望自己能够做昔年的秦穆公,扶植一个君主即位。

  互相扯皮之下,一直拖延到现在才出兵,给足了适完善城防的机会。

  .。m.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