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1章 军转吏_大明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地方大族子弟宿老,或是不曾能科考成功的老读书。

  正是以此,长久之后,地方上便很容易形成,明明有朝廷正印的州府明堂主官,但地方上的很多事情,往往都要经由那些衙门里的老吏目,及其身后氏族的支持,才能办成一件事情。

  久而久之,地方上也就形成了核心权力盘根错节,朝廷出现可笑的皇权不下乡的无奈局面。

  当真是皇帝不愿意让自己的权柄,直接出现在地方上的乡野之中吗?

  不知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不愿意,而是他们做不到。

  一旦往后军转吏的目的达成,朱允熥更可以依次为基础,一步步的挤压地方上氏族们的话语权和在乡野之间的统治权。

  在后世,这样的制度,可是在某一段时间内大为盛行。

  这时,他见老爷子面有疑虑。

  朱允熥当即开口道:“爷爷,目下离着您万寿也没有多少时日,孙儿想着,这驿站改制的事情,还有推行售卖邮票,就限定在直隶之内。

  而且这一次,您又将封赏四叔北征得胜将士的事情交给了孙儿来办。两件事刚好是撞在了一起,如何安置那些伤残将士的事情,不如也让孙儿就在直隶办了。

  便是回头出了什么波澜,朝廷也能反应过来,及早制止事端恶化。”

  朱元璋这一次没有再询问朝臣们的意见,而是看向依旧晒在太阳下的太子爷。

  似乎是感觉到了老爷子的注视,本没有翻阅几页纸的朱标,放下手中的书卷,转头看了过来。

  朱元璋脸上一笑:“太子,你家儿子说的这件事情,伱如何看?”

  詹徽等人同时抬头,看向这些日子里明显不再远离打理朝政的太子爷。

  似乎是因为这一场大病,太子爷生出了闲云野鹤的性子。

  不过幸好陛下无恙,皇太孙业已长成。

  詹徽等人觉得,只要再多给太子爷一点时日将养,他们终究还是能在朝堂上看到往日那位风采奕奕的大明皇太子。

  朱标有些无奈,众目睽睽之下,他又没办法脱身。

  沉吟片刻后,只得缓缓开口:“朝廷若能借驿站改制之事,妥善安置军中伤残将士,当为我朝又一仁政。”

  太子爷的声音回荡在偏殿内。

  所以人心中都明白了太子爷的意思。

  只要这件军转吏的事情办好了,便是大明朝的仁政。

  要知道先前皇太孙提及驿站改制,都不曾得到太子爷这等看重和夸赞。

  朱元璋亦是点点头:“能让我大明将士,老有所依,家中老幼衣食无忧,咱便再无所求。”

  说着话,朱元璋再看向朱允熥,脸上露出了一些无奈。

  随后,则是被宠溺和期待所取代。

  他目光如炬道:“这件事,爷爷也一并交给你了。记住了,驿站改制,赚多赚少,都不妨事,大不了爷爷这万寿节不办了。

  可你若要安置那些军中因伤残退下来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