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51 百里独太古-5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子也过得习惯。所以汉儿虽然地方和宋国离的近,心却和夏国更近些,才全力和夏国结成了盟友。

  赵行德在旁皱着眉头,他虽然觉得这些辽东本地刑罚有些残忍,但胜在深入人心。百姓们俱都拥戴。而夏国的成制,除了涉及到谋反、叛国、奸细、偷逃税赋的事关国家的罪名,对普通的作奸犯科的惩治,俱都是尊重当地的习惯,由当地良民陪审定罪,就算是当地的官府也不能干涉。这时百夫长马睿派人过来禀报军情,赵行德便向王亨直告了个罪,先回去处理一些军政事务。金昌泰留在原地,洋洋自得地向汉军将领解说夏国制度。

  “歹徒奸诈,有些事情又模棱两可,随意抽出来的百姓会不会冤枉了好人?”有人问道。

  金昌泰并没有直接回答他,微微一笑,指着那木刻的官吏道:“这些判官也审了几十桩案子,审案的时候,告状的和被告的,两边各执一词,相互争论,最后由抽出来的七个良民判断,其他百姓们皆可旁观。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百姓说我们处置不公的。”他似笑非笑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王亨直点了点头,暗暗把这个制度记下来,准备回去后照此办理。这“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句话,正道中关窍所在,无论刑罚还是定罪,都和夏国朝廷没有直接关系,百姓就算要抱怨不满,也找不着夏国朝廷的麻烦。反而负责裁判的良民明显处置不公的情形下,朝廷可以引用其他制度干涉,用百姓公决的办法来纠正,成全本身的公正之名。想到此处,王亨直又生疑惑,这个好法子,在夏国已经沿袭百年,为何关东仍然不用?想了片刻,王亨直心下暗骂自己,真是痴呆了,关东若是改行这制度,坐堂的老爷都变成木刻了,上至刑部、大理寺,下至州县衙门上下,遇到案子,上下其手收受孝敬的由头少了很多,大家喝西北风不成?

  他独自沉思这里面得失,忽然听到旁边的人发出惊叹的声音,只见数十口大陶锅平放在地上,每一口足足可以做数百人的饭食。可惜大多数看起来已经许久不用,锅底积了不少灰土,甚至有嫩绿的小草冒出头来。

  “初建山寨的时候,便是用这些大锅造饭。直到月余之前,各家才分灶开伙。”金昌泰笑道。汉军将领啧啧赞叹一番后,又跟着他来到田间。男人大部分都在军士带领下参加伐木、开矿、打铁、烧炭之类的重活,这时留在地里除草施肥的大都是些妇女,除了种田之外,还做饭、种菜、喂猪、采药、硝制皮毛,一天到晚忙个不停,甚至还有些妇女在营寨看管羊群。军士的额外收入主要来自伐木和炼铁那边。在赵行德指导下,炼铁场经过不断扩充,现在每天能炼出三千余斤铁,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