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9章 南北之敌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队摸奖,复刻陈庆之奇迹当然最好不过,纵使失败,也无伤筋骨。

  用曹操的话来形容就是冢中枯骨。

  更何况自从目睹高欢崛起的经过,至少高澄是不再相信盟约这种事情。

  就算东魏与南梁成功议和,一旦高欢势如破竹,萧衍有心阻止高氏一统北方,也能够轻易毁约背盟。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政治信誉都向高欢看齐,高澄虽然不抱多少希望,但也姑且一试。

  关于出使南梁使团的人选,他最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幕僚温子昇。

  温子昇有一个优点,萧衍十分推崇他的文采,甚至将他比作曹植、陆机。

  想来,有他在,使团在南梁也能顺利许多,关键也是高澄不相信萧衍能干出扣留使节这种不要脸面的事情。

  其实高澄也想去看看江南人、物,可他的身份注定要么饮马长江南岸,要么败亡之后,或囚、或逃,才能走进建康城。

  把温子昇唤来,高澄告知道:

  “父王起意派遣使团南下与梁人议和,梁主素爱你的文采,鹏举可愿为我往建康一行?”

  话一出口,高澄就感觉各种怪异,六百年后,有一个岳鹏举,反对议和,力主抗金。

  而如今温子昇顶着鹏举的表字去议和,未免辱没了鹏举两个字。

  “仆并非能言善辩之士,唯恐误了高王与世子的大事。”

  温子昇推辞道。

  高澄却不容他拒绝:

  “襄阳片石,遍传江南,上至高门名士,下至贩夫走卒,无一不盼能一睹鹏举风采,此行非你不可。”

  所谓襄阳片石,是当初高澄初见温子昇,命他作《记襄阳破陈庆之》一文,于襄阳刻碑立石,记录自己的文治武功。

  文章传至江南,被江南文士争相传颂,誉为襄阳片石,昆山片玉。

  哪怕只是一块石头,因其所记载的文章,也能堪比美玉。

  这件事情被高欢知道后,特意从晋阳派来信使,命温子昇作文,纪念自己在韩陵以弱胜强,大破尔朱氏的丰功伟绩,并同样在韩陵山下刻碑立石,还美其名曰:韩陵片石。

  这不要脸的模样,两父子是凑到一块了。

  见高澄态度坚决,温子昇只能被动地欣然领命。

  高澄又问道:

  “梁主问起江北人物,鹏举应该如何言语?”

  温子昇当即奉承道:

  “江北多英雄,首推高王与世子。”

  出乎温子昇预料的是,高澄居然摇头否定道:

  “父子两代英雄,恐梁人疑虑,不愿与我和好。”

  这下温子昇可不敢自作聪明地贸然作答,而是询问高澄道:

  “仆愚钝,还请世子明示。”

  高澄沉吟后,说道:

  “你且记住,但凡梁人问起江北人物,便要夸赞父王,旁人问及澄,伱需要神色间带上几分轻视,却不能作答。

  “期间假作醉酒,与人密语:‘鲜卑小儿,仰仗其父得以身居高位,贤士辅佐才能稍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