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2章 司马入狱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份名单上的官员填补空缺。

  虽说三年一考,但高澄哪有耐心再给那些虫豸三年时间以观后效,为了搞好政治,他恨不得立即除虫。

  随着怠政、坏政官员贪腐等罪证不断被送至高澄桌案上,万事具备,只差司马消难。

  十一月十三,司马消难登门拜访。

  “子惠,你定要信守承诺,万勿害了我父。”

  看着司马消难真挚的眼神,高澄朝着司马消难点头,信誓旦旦道:

  “道融尽管放心,叔父与澄心意互通,在各项事务上,为我助力良多,澄又怎么会害他。”

  这一点高澄没有说谎,无论是这次官吏升迁制度、还是上次括检隐户,司马子如都在积极配合他。

  司马消难也清楚这一点,这才从怀里掏出一张宣纸交给高澄,上面是他这段时间记录下来的司马子如受贿罪证。

  高澄送走司马消难后,立即命人招来御史、太中大夫杜弼。

  杜弼,字辅玄,定州中山曲阳(河北曲阳)人,出身官宦之家,祖父杜彦衡,曾任淮南太守,父亲杜慈度,任繁时县令。

  这样的出身却自幼家贫,甚至买不起书,但他自小聪慧,定州刺史甄琛考核郡学生员,十三岁的杜弼脱颖而出,受到赏识。

  学成后,又经任城王元澄、高阳王元雍的推荐得以为官,他恪守父祖的教诲,任地方官时为政清廉深受百姓赞誉。

  与他的祖父、父亲,可谓三代廉洁,别说是贪腐如吃饭喝水的北魏官场,历朝历代都很少见。

  孝昌初年(525年),杜弼之父杜慈度被人杀害,杜弼辞官守孝六年。

  起复后,就职御史台,用一句话来形容他的工作热情,就是‘台中弹奏,皆弼所为’。

  杜弼依令来到渤海王府面见高澄,入堂行礼道:

  “下官拜见尚书令。”

  每一类人对高澄的称呼都有不同,高氏党羽多称世子,大都督府幕僚或称世子、或称大都督,而杜弼既非高氏党羽,也非高澄幕僚,便以官职相称。

  高澄抬手道:

  “无需多礼,杜大夫请坐。”

  说罢,不禁打量起眼前这个四十五岁的中年人。

  这当然不是两人第一次见面,毕竟杜弼独领御史台风骚,与高澄偶有照面。

  但每次见他,高澄总会暗自感慨,祖父为太守、父亲是县令,这样的出身居然自幼家贫,只恨不能与其祖、其父相见。

  “不知尚书令今日唤下官前来,所为何事?”

  杜弼问道。

  他与高澄并没有多少交情,今日受邀来到渤海王府,心里多少带了些疑惑。

  高澄挥手让婢女、侍卫尽皆退下,起身将记载司马子如受贿罪证的宣纸递向杜弼。

  杜弼赶紧起身双手接过,细看之下,不由脸色大变。

  司马子如与他不同,虽然不是信都元从,但凭着高欢旧时好友的身份,也是毫无疑问的高党勋贵。

  此时高澄将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