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章 李元忠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大事的样子。”

  斛律光答道。

  这次就连段韶也不跟他呛嘴,同样带着疑惑看向高澄。

  高澄不直接回答,反而提起一个趣闻:

  “我听闻明帝时曾有五百清河郡人西戍,回程时因盗贼堵塞道路,向李元忠赠送千匹绢帛,李元忠只取一匹,又宰杀五头羊款待,仅派了一个家奴护送,沿途盗贼居然无人敢扰。”

  继而反问斛律光道

  “这等人望,明月若是尔朱羽生,可能安稳入睡?”

  斛律光立即明白:

  “所以李元忠并非无心治事,只不过是明哲保身。”

  听见明哲保身四个字,高澄深深看了眼斛律光,继续道:

  “此人轻财重义,非常之人,立非常之志,行非常之事,李元忠有大智慧,他之所以蛰伏,不过是等待明主罢了。”

  千匹绢帛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宇文泰为了支付高昂首级的赏格:一万匹绢。

  硬生生分期到杨坚篡位还没有偿清。

  一旁的段韶醒悟道:

  “子惠是认为,得李元忠一人,便可得殷州之地!”

  高澄轻叩桌面,笑道:

  “阿爷麾下自有北镇雄兵,取殷州何须指望旁人,但是,得地只是下乘,得人心才是上乘,殷州人心,皆系于李元忠一人。”

  三人不再耽搁,高澄用娄昭君给的五铢钱购置了登门礼,往西山李鱼川而去。

  李鱼川并非人名。

  十六国以来,北方战乱不休,河北豪门大族往往修筑坞堡,以保全宗族。

  李元忠之父李显甫在世时,聚集赵郡李氏数千人,开发西山方圆五六十里的山泽之地,营建坞堡,以李鱼川命名。

  “今日才知道葛荣屡攻李鱼川不克,并非他无能所致。”

  高澄遥遥望见坐落在李鱼川的巍峨坞堡,感叹道。

  今日所见,彻底颠覆了他对河北坞堡势力的想象,原以为只是大庄园而已。

  所谓坞堡主,分明就是小城主,不,这些坞堡可比小城池难啃多了。

  也难怪北魏统一北方后,拿这些坞堡没办法,只能设立宗主督护制,任命坞堡主为宗主督护来管理地方。

  高耸的城墙阻碍了三人视线,但坞堡内,部曲操练的喊杀声却冲破天际。

  高澄三人还未靠近,就有一队乡勇拦住去路。

  “还请壮士通传,晋州士子高子惠,奉父命游学河北,因道路不通,特来向李宗主求助。”

  李元忠接到禀报时,正与从信都归来的族弟李密,在偏室相谈。

  “兵荒马乱的,晋州士人来河北游学作甚。”

  李密当先怀疑道。

  李元忠凝眉,连番追问心腹管事

  “你说他姓高?是奉父命来的河北?多大年纪?有多少人随行?”

  “那小郎自称高子惠,听传信之人说大概十一、二岁年纪,身旁只跟了两个少年,也只十六、七岁的模样。”

  “姓高,又来自晋州,莫非是受晋州刺史高欢的指派?”

  李密隐隐想到一个可能,但又自己否定道

  “不可能,高欢麾下并非无人,不至于让两个少年护着一个孺子为使。”

  “究竟是何来路,见上一面自然清楚。”

  李元忠吩咐心腹道:

  “你去将那三人带往正堂,莫要失了礼仪。”

  心腹管事应喏告退,李元忠、李密两人也起身往正堂而去。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