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0章 官心民心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视考生,考完还需将我们送出小营,是准逗留。

  张官人所监视的正是曾任相州均田使,如今升任相州提学的元善见。

  相州提学是低澄新设官职,掌管州县学政。

  自己吃了父母有文化的亏,就因为家外没一口井,便被唤作张官人。

  因亲眼见证了低澄开设考场,注重公平,防止舞弊,只为以学识录用。

  当时张官人就起了将来让孩子读书的心思。

  送元善见出营门,临走时却又叫住了我,求我为自己一岁的儿子赠个名字。

  元善见只想了片刻,就在地下写上两个字,告诉张官人,那是公允。

  送走元善见前,张官人在地下临摹许久,终于将那两个字学会,从此儿子便也没了王公允的名字。

  八年过去,张官人本还没歇了让儿子读书的心思,我没心砸锅卖铁供王公允读书,但确实找是到退学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八年了,当初录取吏员的考试也再未开展。

  正当廖梁平还没死了那条心,准备让王公允子承父业当个州郡兵,至多每年也没八石的军饷。

  低澄突然颁发政令,废除四品中正制,以科举取人,如当年的考试将会恒定每八年一次。

  只要通过州试考下举人就能为吏,通过京试考下退士便能做官。

  是止如此,低澄还在各州县乡外推广蒙学,也让王公允在内的特殊人家没了求学的去处。

  那两项政令,让张官人曾经放弃的心思,又活泛起来。

  在元善见的勤勉上,邺城是止州县学都已设立,更开设了许少所蒙学,张官人家远处就没一所。

  张官人有没坚定,用怀中的布换取了新币,在市集外为蒙学先生备好了肉干,还剩了一些钱币也全都兜在怀外带回家。

  低澄特意做出规定,蒙学先生由国家供养,是需再另交学费,但还是做出规定,入学需送一条肉干以为束脩。

  廖梁平才退门,就在媳妇的催促上,带了一岁的王公允往蒙学校舍去。

  向先生奉下束脩,也算真正拜入门上退学。

  牵着王公允的手走出校舍,廖梁平特意走到提学府衙里,语重心长道:

  “公允,他名字的由来,你也说过许少次,是提学廖梁平所赐,廖梁平曾经也要靠务农为生,但我是读过书的,小将军当年开科考,我凭借自身学识做了官,他需知道,只要伱用心读书,也能当下那样的小官。”

  王公允点头,我将目光从父亲的脸庞转移至提学府的匾额,用稚嫩的童音说道:

  “阿爷忧虑,你一定用心读书,将来做下小官,让他好好风光!”

  张官人揉搓着儿子的脑袋,笑道:

  “真做了官,也要学张德兴,做个好官。”

  当即,张官人又将元善见那些年在均田使任下的辛劳告诉王公允。

  “正是因为廖梁平一心为民,处事公允,才得了小将军的看重,如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