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39章 齐王主政(3000)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掘的张德兴担任。

  在新近征服的关陇地区,高澄于关中设雍、夏、灵、华、岐、泾、渭、秦、凉九州。

  娄昭自是雍州刺史,治长安。

  王思政为秦州刺史,镇陇西之地。

  其余七州皆以当初遣使归降的原西魏官员留任,由于他们手上的州郡兵早就被宇文泰调集,在渭水一战后被俘去了洛阳。

  高澄顺势在关陇地区实行军政分离,军队分别交由娄昭、王思政统领,即各自统御一万战兵以及五万州郡兵。

  如此,北方区划经过高澄删减,共有河南地区:司、兖、青、豫、徐、荆、济、梁、广、胶、陕十一州;

  河北地区:相、定、沧、幽、辽、瀛、冀七州;

  河东地区:并、肆、汾、晋、建五州;

  关陇地区:雍、夏、灵、华、岐、泾、渭、秦、凉九州

  再加北疆六州,共计三十八州,高澄这一次区划合并,力度不可谓不大。

  贺拔岳统御关西时,就曾受封都督关中二十州诸军事,仅关中就被细分二十州,更别提当时关东足足有八十余州。

  这样做的意义,自然是裁撤多余吏员,节省财政开支,同时既细且乱的区划,虽有利于削弱地方,但并不利于高澄统筹施政。

  当然,更重要的是各州合并以后,通过官吏任免,实现对地方的掌控。

  政令下达,各地官员有喜有忧,上层官员无需为此忧心,哪怕没有了刺史一职,高澄也会将他们召回洛阳,在三省六部等府衙为他们安排职位,或加以显赫虚衔。

  而下层被裁撤的多余吏员虽然利益受损,却也只能在肚子里骂几句,由于高澄再下一份政令,破例允许此次失去职位的吏员参加科考,至少有一份出路,于是转而埋头去准备起了科举考试。

  之所以说是破例,是因为第一次科举时,高澄曾下达指示,往后不许官吏辞职参考。

  第一次科举考试周期于太昌七年(538年)三月县试开始,至太昌八年(539年)三月京试结束。

  如今三年之期已到,第二次科举周期将于今年,即太昌十年(541年)三月开展县试。

  虽然离县试只有一个多月,考虑到县试的难度,若他们真的在平日里用心于政务,凭他们对吏事的熟悉,还是能够轻易通过的,等过了县试,便有半年时间再去准备府试。

  这次没有让元善见出面背锅,是因为迫害对象不同,底层民众或许会被哄骗,但吏员却火眼金睛,毕竟河南、河北区划合并都是高澄主导,也不能把人家当成傻子看待。

  虽然有不少考生对高澄破例允许被裁撤的吏员们做法,多有不满,却也难以改变,毕竟政令已经下达,况且如今的考生可没有宋、明时候牛气。

  二月十八,高欢陵寝竣工,由于免役钱的存在,高澄招募民夫是要发工钱的,在派遣高隆之前往探查过后,确认没有差池后,哪怕国库能饿死耗子,高澄依旧按照自己当初的规定,足额支付了民夫工钱。

  二月二十,宜祭祀、入殓、安葬、移柩。

  齐王高澄与一众家属送葬于邙山,天子元善见亲送出城。

  感谢书友冉山玉、煙雨千夜的打赏。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