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2章 封赏(3000)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布绢,这也是高澄直到今日才肯篡位的原因,没有这几年的休养生息,以及盐利积累,他真受不起这样的负担。

  至于文臣武将,则多是爵位上的赏赐。

  高氏代魏以前,承袭北魏后期做法,仅北魏开国君主道武帝拓跋珪的后裔能受王爵,所谓异姓王,只有高欢、高澄两父子。

  如今高氏建国,自然不可能再严格限制勋臣进位王爵,历史上北齐一朝固然王爵滥封,但所获得的回报也是巨大,任凭北齐皇室如何荒淫无道,勋臣们都牢牢替高氏看紧了家业。

  高澄得国之前已经与心腹们议定,王爵仅维系一世,彰表其功,子嗣继承,无论亲疏,皆降为公,哪怕是高欢诸子,以及高澄后世无望大统的子孙,亦不例外。

  若勋臣子孙立下大功,仍可由公爵再升王爵,只不过也只能维系一世。

  首先被授予王爵的,自然是高欢诸子,高澄改高洋为丹阳郡王、建州刺史高浚受封永安郡王、胶州刺史高淹受封平阳郡王、高浟为彭城郡王、高演为常山郡王、高涣上党郡王、高淯为襄城郡王、高湜为高阳郡王、高济为博陵郡王,追封高湛为长广郡王。

  又封长子高孝璋为太原郡王(晋阳)、次子高孝瑜为京兆郡王(长安)、第三子高孝琬为广平郡王(邺城)、第四子高孝瓘为兰陵郡王、第五子高孝琮为河内郡王。

  这一批册封,属于直封,即无论有无功劳、无论之前有无爵位,凭出身册封为王。

  高澄并未将其余宗室、外戚纳入直封体系,他们是否封赐王爵与其余将领大臣们一样,全看功劳。

  毕竟高澄不同于高洋,根基不稳的高洋为了拉拢人心,但凡宗室,尽数封为王爵,如高显国‘神武从祖弟也。无才伎,直以宗室谨厚,天保元年,封襄乐王’这等事,在高澄手上断然不可能发生

  至于封王的大臣,高澄颁布三条标准,参加过信都建义,立有卓著功勋,且在建国前身居郡公之位者,尽数封王。

  如舅父娄昭被追封濮阳郡王。

  授予水师大都督厍狄干章武郡王、侍中窦泰广阿郡王、徐州刺史高岳清河郡王、大将高敖曹永昌郡王、大将彭乐陈留郡王、秦州刺史潘乐河东郡王等等。

  唯一例外的是段韶之父段荣,其生前未得郡公爵位,但高澄依旧为其追封平原郡王,与娄昭、尉景等人配享高欢庙廷,其子段韶依例降爵一等,受封平原郡公。

  段韶与斛律光、高季式等人都是建国前爵位过低,不在封王之列。

  而侯渊、侯景、可朱浑元、刘丰、王思政等人则是未曾参与信都建义,故而不在封王之列。

  高澄勉励众人,建国后,若立大功,亦可封王,不再受佐命元勋的身份限制,如今南征在即,也是期盼众将努力,在沙场建功。

  高澄自己最亲近的三位将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