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2章 城防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其主帅萧渊明被他的名头给吓到,不敢野战而已。

  毕竟小高王十三岁领兵,从无败绩,麾下又有水陆大军三十五万,他早就打定了主意坚守寿阳,为此,在高澄发布南征诏书后,萧渊明就一直在囤积粮草,城中积蓄,足可支应两年有余。

  只要有寿阳这颗钉子的存在,高澄就不敢放心南下。

  事实也确实如此,高澄领军来到寿阳城外,时值盛夏,午后的烈日晒得人心情烦躁,尤其是看到高耸的寿阳城池,更让高澄直皱眉。

  寿阳即寿春,虽然号称控扼淮水,但实际距离淮水还有一小段路程,城池以北是连通巢湖与淮河之间的淝水。

  寿阳地势并不险要,除北面水门以外,其余三面较为平坦,故而将城池修得极高,另有宽阔的护城河环绕。

  高澄没敢走近了,以免中了流失。

  在重重护卫下,往寿阳东、南、西三面巡视一圈,高澄眉头皱得更深。

  夜里,安下营寨,高澄问计于谋士:

  “众卿可有计策诱使梁人出城?”

  他是真不想强攻寿阳,尤其是梁军占据水上优势,可以源源不断由北侧水门运输补给入城,如江陵一般,围是围不死的。

  城内细作在封城前传回了消息,城中粮用充足,更有五万守军,萧渊明还大肆征召民夫协助守城,若是强攻,只怕要付出巨大伤亡才能啃下来。

  陈元康稍作犹豫,见同僚们还在凝眉深思,便当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臣以为不如留一支弱旅于寿阳城外立寨,看守城池,陛下亲领主力大张旗鼓弃寿阳而去,又于城外以精骑设伏,梁军见陛下远去,必然松懈,或会出城交战。”

  高澄闻言颔首,这个法子值得一试,又朝王伟问道:

  “王卿可有所得?”

  王伟一时半会没想到好法子,便附议陈元康之谋:

  “臣以为陈公所言甚是。”

  两人都未提过要以少量部队渡江直取台城。

  毕竟侯景能成功,是因为萧衍无备,如今萧衍在建康积聚兵马,真要以少股部队偷渡长江,只怕过得去,回不来。

  高澄又望向王纮、王峻,两人也暂时为有所得,便决定先按陈元康的法子试一试。

  但在此之前,还是要把戏做足,现在寿阳城下打一场,才好做出破城无望,引军向东,由淮阴南下的模样。

  昭德元年(548年)五月二十四,即高澄进逼寿阳的第二日,民夫们就已经在冒着城墙上的箭矢填埋三面护城河,后方,齐军投石机已经构架好了,与城墙上的梁军投石机对轰。

  天空中石块夹杂着箭矢乱飞,北齐民夫多有伤亡,但至当天夜里,终于是填上了护城河。

  翌日,齐军三面蚁附围攻,云梯架上了城墙,城墙上黑烟滚滚,被烧得滚烫的粪汁从城头浇灌,惨叫声、哀嚎声响彻天空。

  高澄远远站在后方,放眼望去,无数细小的人影,如蚂蚁一般从云梯上坠落。

  哪怕领兵多年,深知为将不仁,慈不掌兵的道理,可这般蚁附强攻的景象,此前也很少得见。

  还有,先睡觉,看完球赛写。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