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9章 撕破脸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职,熬到五旬年纪,好不容易坐上竟陵太守的位子,号雄信将军。

  对于萧绎的提携之恩,王僧辩感激在心,至于降齐重归北地,他从未有过这般打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如羊鸦仁、王僧辩,他们出自北地,却始终视北朝为蛮夷,南朝为汉室正统,哪怕高欢、高澄父子自诩出自渤海高氏,落在他们的眼里,不过是索虏冒名。

  但也有如赵伯超等寿阳守将,不在意作齐人还是梁人,只在乎自己的富贵。

  赵伯超降齐后,被改任文职,高澄可不敢以这位飞将军领军,其人贪婪,多有索贿之举,可南方未定,高澄也不能办他,否则世人以为他卸磨杀驴,平白为将来统一增添阻力,故而只是暗中收集罪证,等待日后一并治罪。

  萧绎的回信高澄已经看过了,他扬起手中信纸,对堂下诸将恼怒道:

  “萧绎包藏祸心,谋害朕之性命,朕欲使其与刺客对质,以证清白,其人心虚,不敢北上,以言词搪塞,诸将以为我当如何!”

  此番随军出征的高季式闻言,当先答道:

  “陛下自当兴兵向江陵,治其罪!”

  侯景随即进言道:

  “臣愿为陛下先锋,讨伐萧绎。”

  此前高澄遇刺,可把侯景吓得够呛,若小高王死在他的辖地,无论如何他也难辞其咎,到时候别说王爵了,只怕这条命都不一定保得住。

  直到谋主索超世为他分析,才知道这是高澄的苦肉计,寻求借口与南梁开战而已,侯景对此自然不会拆穿,反而要顺着高澄的意思表现出对萧绎的愤恨。

  高澄闻听侯景请为先锋,大声称赞道:

  “好,侯使君久镇襄阳,熟悉地理,作为先锋最合适不过,朕命你领麾下二万士卒先行,为朕开道,朕要亲率大军往江陵城下问罪,看看究竟是谁人唆使的萧绎,敢置齐梁和议不顾,谋刺于朕。”

  其实就算侯景不主动请命,高澄也要派他做先锋,不只是嘴上说的熟悉地理,关键在于高澄不敢让侯景留在襄阳,为自己看顾后路。

  当然,在出兵之前,该有的嘴炮不能少,高澄命随军的温子昇写下一篇讨伐萧绎的檄文,昭告天下。

  据说萧绎得到这篇檄文又气又喜,气的自然是高澄搬弄是非,恶意栽赃陷害,喜的却是抛开事实不谈,温子昇妙笔生花,写出一篇佳作,让同为文人的萧绎赞赏不已。

  高澄犯江陵,不只要占取城池,更是贪图萧绎宝藏,其宝藏并非金银玉器,而是藏书。

  据萧绎所著《金楼子》自述,他用四十年的时间,在江陵收藏了八万卷图书。

  另一时空,萧绎平定侯景之乱后,又将建康文德殿所收藏的图书与其他公私典籍一共七万余卷运往江陵,然而十余万卷图书,包含古画、法帖尽数在江陵城破时,被萧绎付之一炬。

  江陵焚书,无数古籍、孤本被毁,史称图书一厄。

  高澄觉得自己身为萧绎的侄女婿,是有资格继承这一笔财产的,就是这位叔父行事太过极端,只怕不好沟通。

  凌晨还有,早上八点前会更新,保底五千,做不到就发红包。

  感谢书友20220727162900482的打赏。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