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6章 兄弟阋墙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得到北齐的支持。

  此一时,彼一时,当初拒绝高澄,是因为北齐正厉兵秣马,筹备南征,如今北齐出塞,无有所获,徒耗钱财,短时间内无力大举南下,吞不下自己的人,才适合作为后援。

  其三则是在建康城中散播藩王将作乱的谣言,尽说些捕风捉影的事,把水搅浑。

  比如萧纪有僭越之举,萧绎常以刘骏自勉,刘骏这人荒淫归荒淫,但他以藩王身份起兵上位也是事实。

  萧纲不放心萧正德,又怎会忘了自己那些亲兄弟。

  萧衍如意算盘打得好,派诸子镇守四方,他育有八子,昭明太子萧统、第二子萧赞、第四子萧绩、第五子萧续先后亡故,第三子萧纲为太子,第六子萧纶镇荆南,第七子萧绎镇江州,第八子萧纪镇岭南。

  看起来统治牢固,但却未替萧纲想一想,诺大的南梁,萧纲将来登基真正能控制的只有江东之地,削藩势在必行。

  萧正德一方面在建康谣传藩王就作乱,一方面又在外地鼓吹萧纲有意削藩,萧氏兄弟本就积怨颇深,再经他一番挑拨,萧纲命萧纶、萧绎、萧纪三人回朝为父探病,都被以各种理由推辞。

  一会说属地蕃人作乱,一会说北齐意欲南下,找各种理由鸽了建康之行,都害怕萧纲借机软禁自己。

  萧纲知道这些都不过是借口,却又无可奈何。

  北齐是有动作,却不在江汉之地,而是淮南,自从知晓萧衍患病不能临朝以来,合州刺史高岳在接到萧正德密信后,便与寿州刺史段韶、扬州刺史厍狄干商议。

  三人为了保住萧正德的兵权,便在江北闹出不小的声势,使建康方面面临军事压力,让萧纲不敢临阵换将。

  尤其是厍狄干麾下水师,常常与萧渊明的巡江水师发生水上冲突,丹阳每天都要往建康传递捷报,给萧渊明打出好大的名头,也让他重新赢得朝堂的信任。

  不过柳仲礼却是彻底失了势,他虽是萧纲亲信,却逢安陆之败,又不是萧渊明一般的宗室出身,有再获重用,证明自己的机会,萧纲面对他一战葬送三万精兵的过往,即使想用,心中也得掂量些。

  柳仲礼也不服气,没错,自己安陆之败葬送三万精锐,但萧渊明以十万步骑守淮南,打得一团糟,如今眼见着又给吹嘘上天了,连萧纲都刻意与他亲近。

  毕竟在萧纲看来,人才难得,萧渊明如此精于水战,自是防守长江防线的不二人选。

  南梁原本的乱局还只是局限在民间经济,随着萧衍病重,上层潜伏的矛盾一股脑迸发出来,也让许多忧心时事的人食不下咽。

  也不由庆幸,好在高澄劳师远征漠北,却不明白北齐若是不往塞外跑这一趟,面对来自北方的威胁,萧氏内斗或许也不会这般激烈。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正是萧纲、萧正德等人认为北齐暂时无力大举南下,便能将外敌抛在脑后,一心争权夺利。

  高澄在洛阳收到有关建康情报,把自己五个儿子都唤到跟前,以此为反面典型,给他们上起了课。

  回来晚了,嗯,12号给大家发1000红包,凌晨还有5000字,这次绝对不鸽了。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