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2章 分崩离析(3000)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崩离析。

  陈霸先却当即命人传唤诸将,待众将齐至,陈霸先高声道:

  “北人亡我之心不死,如今正值国家为难之际,天子媚贼,诸王争利,唯武陵王(萧纪)心存振作。

  当吴明彻还震惊在自己被高澄秘密接见的时候,高澄又问了他一个问题: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自前晋永嘉之乱以来,华夏分裂二百四十年,期间南北对峙,战乱不休,固然有许多人物彪炳史册,但黎民久经战乱之苦,却无人问津。

  ‘无需在意那些俗礼,我知道你们江南之人大多称我为高贼、北虏、鲜卑儿,我重新与你介绍下,我姓高,名澄,字子惠,出身渤海高氏,亡父虽与北镇鲜卑为伍,但确实是个汉人。’

  如今江南人人都唾弃他为儿皇帝,早知道当上天子是这般局面等着他,萧纲恨不得萧衍复生,自己再当二十年太子也好过这般窝囊。

  只是变故就发生在昭德五年的元日,傍晚吴明彻回到府中,收到了一封密信。

  但形势比人强,若不曲意侍奉,三万齐军分别在东梁京畿地区,自己这天子之位根本就坐不安稳,可谁又能谅解自己的难处。

  可这份心意,吴明彻着实感受到了。

  陈霸先之言让萧纪心头振奋,他顺势问道:

  “孤之三兄,正位东宫二十年,如今贵为天子,其人雅好文章,博学多识,可为明主?”

  高澄干脆以建康萧纲为东梁,浔阳萧绎为西梁,长沙萧纶为北梁,番禺萧纪为南梁,以区分这南朝四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北齐天子很在意自己的汉人身份,这是吴明彻过往不曾接触到的事情。

  吴明彻当然知道这封信不可能是从洛阳发出,应该是高澄离开江南时,留给了段韶,让他在元日里送给自己。

  北齐天子是个很和善的人,他见面第一句话就给吴明彻留下了深刻印象:

  “蒨儿有所不知,虽说如今萧氏失德,兄弟相残,但若我等在广州自立,或会使北方三萧以此为借口,摒弃前嫌,齐心攻我,况且我等根基尚浅,行事不能急切。”

  而建康城外,萧纲拜祭萧衍,则是真真切切的哭庙。

  但无所谓,先把君臣名分定下来,如今正值四海纷乱,正值用人之际,且忍耐着些,待将来再行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事。

  诗后还有高澄的感慨:

  ‘此诗虽是汉魏旧作,可又何尝不是过往二百四十年,无数戍卒的真实写真,亡父出身贫苦,若非因缘际会,澄亦不过是其中一人,遂有终结乱世之志,合同南北之心,使百姓不受征召之辛苦,使黎庶得享团聚之欢颜,二百多年的乱世,该结束了!’

  信中是高澄对他的元日慰问,并附上一首汉魏时期的乐府诗: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舂谷持作飰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