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章 公允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神。

  如今青徐地区的试卷交给了高澄,好不容易放了出来,高澄又命他们三人阅卷,只怕处理完河北考试,到了青徐,又要将三人关起,重新出卷,就是牛马也不能这样驱使呀。

  高澄故作思考,然后安抚道:

  “也好,我会在文吏中提拔一些人帮助你们批阅。”

  “你东张西望地作甚。”

  “我没有!”

  “还敢狡辩,我分明瞧清楚,我现在拿你二人的试卷比对,遣词造句是否一样就是铁证。”

  “看!你还有何话可说!登记此人姓名籍贯,将他给我拖出去!”

  “不要!我不敢了,我不考了,不要!”

  又一个人哭喊着被拖走。

  张德兴充耳不闻,他专注于答题。

  离午时还有很久,他终于住笔,又细心地检查了几遍答卷,确认没有疏漏。

  张德兴抬头对身边年轻地兵卒说道:

  “这位小哥,我已作答完毕,可以交卷了。”

  年轻兵卒不急着收卷,他找到巡逻人员用白纸替张德兴遮住试卷上的名字籍贯。

  “这是世子说的,要糊名,这样阅卷官就不能以门第家世取人。”

  年轻兵卒解释道。

  张德兴闻言更是放心:

  ‘世子真的很看重这场考试的公平。’

  交卷之后,文士告诉了一声:

  “三日后辰时,渤海王府会张贴录用者姓名、职位,到时可来查看。”

  文士很满意张德兴在科场的表现,几乎不见他有过抬头,始终专心致志。

  年轻兵卒将张德兴领出大营。

  “先生请等等。”

  张德兴正要离开却被兵卒喊住。

  “小哥还有何事要交代。”

  张德兴疑惑道。

  “不是的,我虽然不识字,但看先生答题,显然是个有才学的,我自己没什么好名字,因家中有口井,便被叫做王阿井,所以想请先生帮忙替我孩子取个名字,将来也好就学。”

  张德兴没有拒绝,他想了片刻,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写下公允二字,解释道:

  “世子最重公允,今日在科场所见也是公允,我才疏学浅,匆忙间想不出多好的名字,若是小哥不介意,便唤作公允吧。”

  “公允,王公允,好,这个名字好,代我家孩儿多谢先生赐名。”

  王阿井喜得眉飞色舞。

  张德兴当即告辞,走了不远,回头再看,那王阿井正蹲在地上,捡着树枝临摹公允二字。

  ‘向学之心,人皆有之。’

  张德兴慨然长叹。

  渤海王府偏室,高澄将赵彦深招了过来:

  “科考之后,彦深可随陈司马、杨长史、崔主薄三人批阅试卷。”

  “仆谢世子信重。”

  赵彦深感激道。

  高澄打量着这个自幼家贫的文吏,突然问道:

  “彦深可知道我为何重视这场科考?”

  赵彦深沉思一番,答道:

  “世子是要收揽人才。”

  “有这方面的考量,但不是最重要的。”

  高澄却摇头道:

  “彦深再想想,想一想我为何偏偏要与你说这番话。”

  赵彦深沉默许久,这才开口:

  “世子是为了将来大兴文教。”

  高澄闻言笑道:

  “不错,这场考试就是要告诉世人,读书并非无用,以此号召更多人向学。”

  他当然清楚这场仓促举办的考试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无妨,这只是一个信号而已。

  也许大家不信,我真的快码完的时候,死机了,又重新写了一遍。还有一章十二点前写不完,凌晨会更新,不会算在明天的。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