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章 兴亡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柱所言,只有大王才能堪代其位。”

  其实高欢也知道,尔朱荣说这句话的用意,是暗示亲族提防自己,却不料真的一语成谶。

  他笑了笑,转而说起韩陵一战:

  “当日在韩陵交战,尔朱氏联军溃散,独有颍川王一支人马从容而退,当时孤就与阿惠断言,是绍宗在代替颍川王领军,打探过后,果然如孤所料。”

  “仆也只是在其职,尽其事而已。”

  慕容绍宗谦虚道,这是他第二次在高欢口中听到阿惠这个名字,应该就是那位娶了天柱之女的渤海王世子高澄。

  他曾听过那位世子的许多事迹,有好有坏,有人说高澄是千里马驹,少年英才;也有人说是色中饿鬼,小小年纪就与其父一般,喜好贵人遗孀。

  具体是个什么样的人,还是要亲眼见到才能知晓。

  一番闲谈后,高欢拉拢道:

  “日后还需绍宗为孤参谋。”

  “仆不识天意,多与大王为难,大王却赦免仆的罪责,仆愿尽心辅佐大王,为大王驱使。”

  慕容绍宗跪拜臣服。

  高欢于是保留慕容绍宗原有官爵,将他留在左右参预军议。

  得到慕容绍宗效忠后,高欢又授予张亮丞相府参军事一职。

  尔朱兆败于韩陵后,麾下多与听望司联络。

  退守秀容川的半年里,更是争相向高欢献上降表,张亮却始终不为所动,高欢越来越喜欢这种忠臣。

  在检阅秀容川马场后,高欢留人好生打理,这才班师往晋阳去。

  自尔朱荣于武泰元年(528年)入洛阳,掌控最高权力后,直至太昌二年(533年)正月,尔朱兆死于穷山,彻底退出争霸的舞台。

  正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元旦刚过,洛阳城里还留有喜庆的气氛,当然,这一切与王思政无关。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同,他从太昌元年的五月下旬,一直被关押到了太昌二年的正月,从未有人来过问一句,王思政已经确信那位渤海王世子真要将自己幽禁至死。

  又有人来送吃食,王思政隔着囚笼恳求道:

  “劳烦兄台为我进言,王思政愿为世子效力。”

  这句话,送食之人不是第一次听见,他苦笑道:

  “王先生莫要再为难我等仆奴,世子不问,谁又敢提及先生。”

  来人送上饭食,又为王思政换了恭桶,不肯久留,快步离去,再也不给王思政搭话的机会。

  王思政濒临崩溃,他不愿默默无闻地死在这间被改做牢房的屋子,也不该落得这般下场。

  但是以高氏之盛,除了高欢、高澄父子,没有人能将他从渤海王府放出。

  如今的王思政,只盼望能够获得高澄的宽恕,重获自由,不再像刚被关押时还留有恨意。

  当然,王思政的想法,高澄不会清楚,他在忙碌政事之余,或在府中与尔朱英娥祭拜元子攸,或往元明月府上谈心。

  而回师晋阳的高欢,也终于听见了有关元明月被他们父子视作禁脔的流言。

  高欢愤愤不平地向娄昭君抱怨道:

  “都是阿惠行事轻佻,这才抹黑了孤的名声。”

  这句话似曾相识。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