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章 豁达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还是紧紧拉着崔氏的手。

  李元忠知道高乾对失去侍中之位后,一直耿耿于怀,故意挤兑道:

  “高司空莫不是得了失心疯,你不过是虚衔的司空,我却是实权的侍中,若要追封王爵,怎么也绕不开我。”

  纵使看淡了生死,高乾还是不能释怀:这世上哪有这种人,大臣因丁忧请辞,却不加以挽留,行事怎么可以这么不讲究!

  收拾心情,高乾反唇相讥道:

  “高王出自渤海高氏,将来得国,论门第,我渤海高氏当为第一,赵郡李氏虽有名望,相较而言,终究是差了一筹。李侍中可要想好怎么与祖先解释,为何赵郡李氏低了渤海高氏一等。”

  李元忠脸色黑了下来,对此,他很不服气:

  “渤海高氏不过有高王提携而已,难道高司空真以为功劳更甚于我?”

  “李侍中莫要忘了是我迎高王去的信都!”

  “高王可是由我劝说,才来的河北!”

  “我三弟高敖曹在韩陵截断尔朱兆的部曲,立有大功!”

  “我赵郡李氏也曾为高王袭占殷州,让世人明白高王建义的决心!”

  两人针锋相对,互论功绩,正是寸步不让的时候,高乾突然笑道:

  “我还有四弟高季式常伴世子左右,亲族所受恩宠,至少两代不衰。”

  李元忠顿时无言,他看着高乾的嘴脸,心中窝火,向家眷吩咐道:

  “你等若能回到河北,代我在族中寻找寡妇,嫁与世子为妾。”

  高乾笑骂道

  “好你个李元忠,行事居然如此下作。”

  “你若不服,也可在渤海高氏为世子寻一妾室,只怕乱了伦理纲常,被天下人耻笑。”

  “要是早知道李侍中是个趣人,真该与你多些往来。”

  高乾惋惜道。

  李元忠却笑出了声,说道:

  “李某学富五车,用书籍垒作门槛,以高司空的才学,只怕跨不过去。”

  高乾也没有生气,反而乐道:

  “这话你应该与敖曹说,我年少时虽然荒唐,可也读过不少书,否则又怎能转做文职。”

  言语间透露着一种豁达。

  这时,趴在栏杆上观望的家奴回身喊道:

  “贼人开始堆积柴禾了!”

  高乾长叹一声,终于松开了崔氏的手,他从家奴手中换了一把大刀,对妾室与家奴说道:

  “你们走吧。”

  高隆之的妻妾子女也要下楼,却被高乾拦了下来:

  “我不能放任你们被元亶所擒,让高侍中陷于两难的境地,还请诸位随我赴死。”

  李元忠持刀与他并立,显然是存了同样的心思。

  任凭高隆之的家眷如何哭喊哀求,两人心如铁石,不肯退让一步。

  正要举刀为高隆之消除后顾之忧的时候,阁楼外传来喊杀声,众人惊疑时,仿佛听见有妇人在高喊:

  “晋阳大军已到,你等还不速降。”

  紧接着是元亶气急败坏的声音:

  “莫要受她欺骗,高欢怎会使一妇人领兵!”

  阁中之人纷纷跑去栏杆处观望,正是尔朱英娥领着三百亲卫冲杀进来。

  “援兵已至,诸位快随我杀出阁楼!”

  高乾大喊道,他的声音丝毫不曾掩饰内心的兴奋。

  改来改去把自己改麻了,好吧,我自己就不满意,一开始其实没怎么写高乾、李元忠,他们两就是打酱油的,今早一想,这两人为什么不投降,凭什么负隅顽抗,总要把原因告诉大家,结果一阵修改,全是他俩的戏份,基本相当于重写。

  先更2000字吧,我下午重新梳理下,晚上九点更3000字。

  感谢书友桔子爱吃橘子、潜行薄荷、邓彬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啊、书友20200505170938985的打赏。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