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8章 安排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久与梁人争锋,未见败绩,澄请父王任其为荆州刺史,以拒陈庆之。”

  “再请移镇侯景于南荆州,与源子恭互为犄角,如此,三荆之地,再无忧患,请父王思之、虑之。

  “澄百拜顿首,惟愿父王千万岁。”

  就这样,一封私欲满满的战报,或者说家书,被信使快马北上,送往晋阳。

  三荆他也不全要,把东荆州与荆州交给自己人,再把南荆州扔给侯景帮着抵御南梁,简直计划通。

  小高王向来恩怨分明。

  太昌二年,三月十一,尧雄已然回师,与高澄汇合在南荆州治所安昌城外(今湖北枣阳南三十里)。

  陈庆之虽然解了白苟堆之围,但担心江陵有失,分兵留守白苟堆后,匆匆回师江陵,不再北顾。

  而高欢也得到了高澄的书信。

  他看完全文,心道:

  ‘阿惠胃口不小呀!三荆之地要吞下两处。’

  但也不以为意,河南永远不是高欢的核心利益。

  历史上元修甚至能够授予贺拔胜都督三荆、二豫、扬、郢七州军事,以作外援。

  他冲在座亲信笑道:

  “阿惠来信,他于襄阳击溃陈庆之部,梁人仓惶逃窜,如今斛斯椿与独孤如愿犹如困兽,待死于安昌,三荆将定矣!”

  亲信争相道贺:

  “世子承袭父略,有名将之姿。”

  “臣恭贺大王再添助力。”

  高欢摆摆手,说道:

  “侥幸而已,你等莫要吹捧,让阿惠知道,恐生骄躁。”

  嘴上谦虚,但得意之色丝毫不作掩饰。

  “三荆不久将定,当是时候选任贤才,阿惠为我举荐侯景、杨愔、源子恭三人分镇,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纷纷表示但凭高欢心意。

  高欢思考片刻后,吩咐陈元康道:

  “长猷,为孤拟表,上奏天子,荆州治所由新野迁至襄阳,命侯景移镇荆州,源子恭为南荆州刺史镇守安昌,杨愔为东荆州刺史。”

  陈元康领命行文。

  高欢大体上同意了高澄的安排,只是略作修改,将侯景与源子恭互换。

  把更重要的荆州交给了侯景。

  对于高澄所说的州郡兵问题,高欢也有了计较,等高澄彻底平定三荆,再授河南道大行台一职,让他借机整肃各军。

  高欢的盘算,高澄暂不知晓,他正发动民夫在安昌城下挖掘地道。

  晋阳未有催促,高澄也不急于攻下安昌,因此并未选择蚁附攻城,反而学起了高欢围困邺城,打算掏空了城墙下的土壤,再用火焚烧支撑地道的木柱,让安昌城墙坍塌。

  反正南荆州他是要扔给侯景,城防坚不坚固与他何干。

  城墙上的斛斯椿与独孤如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们数次领军出城厮杀,奈何部众多是新募,难以与高澄麾下精锐抗衡。

  几次险先被高傲曹等人趁机冲入城中。

  太昌二年,三月二十七。

  “传我将令!放火!”

  高澄一声令下,地道中燃起大火。

  支撑地道的木桩被烧断,安昌城墙轰然倒塌。

  “高敖曹!我命你为先锋,沿城墙缺口入城,尧雄!你为后继,紧随而上!”

  高敖曹、尧雄当即应诺,领军冲锋。

  高澄则与段韶、慕容绍宗领兵在后,大军直扑安昌。

  晚了半小时,很抱歉,刚刚去看了下耳朵。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