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4章 崔暹(二合一)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维高澄大破陈庆之与斛斯椿十万联军的张师齐。

  崔季舒也反应过来,狠狠瞪了眼张师齐,暗自鄙夷:呸!谄媚小人!

  高澄不急着答应,他面露为难道:

  “非圣贤之言,不能为学舍碑文,张郎中此话,未免太过。”

  崔季舒闻言立即跟上,秉忠直言道:

  “世子治政以来,安定民生,关东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如今又兴文教,劳苦功高,于兵事,更有平定三荆之举,非圣贤之名,无以加焉,仆请世子万莫推辞。”

  高澄见崔季舒说得有理有据,也不再忸怩,当即便将这件事交由张师齐办理。

  同时再次给自己提了个醒,张师齐这种小人只能放在身边,若是这件事办得好了,顺势就把他提拔为记室参军,掌管文书之余,记录自己的言行。

  对于桓楚皇帝桓玄自己修起居注的做法,高澄向来瞧不上,正经人谁写日记呀。

  由旁人动笔可信程度才高嘛,小高王为了后人著史不至于缺乏资料,可真是操碎了心。

  学舍之行的目的已然达到,高澄也不久留,留下教书先生们按学子的年纪分舍,自己则与崔季舒等文吏回了尚书省。

  不同于元亶领尚书令时候的空闲,如今的尚书省作为最高执行机构,下属六部三十六曹,仅吏部诸曹虚设,其余都已具备实权。

  京畿大都督、侍中高澄兼任尚书令,侍中司马子如任尚书左仆射、侍中李元忠任尚书右仆射,协助高澄处理政务。

  高澄南征时,尚书省事务都由司马子如、李元忠分领。

  如今高澄回洛,两人也将权力让渡,不敢与他相争。

  而赵彦深也没有放下对僧尼为恶之事的调查,就在洛阳一片忙碌的时候,段韶终于抵达了晋阳。

  高欢看着风尘仆仆的段韶,大感疑惑,究竟是什么重要的事情,才值得让段韶当信使。

  接过信封,高欢迫不及待地揭开火漆,捧着信纸读了起来。

  许久高欢放下信纸,老生常谈地感叹道:

  “天降麒麟儿,助我贺六浑。”

  他对高澄出于谨慎派遣段韶送信的做法尤为满意。

  说罢,又与段韶道:

  “孝先奔波劳苦,且先回去歇息,探望父母。”

  段韶很好奇信上内容,可既然姨父没有给自己看的打算,他也不敢贸然开口。

  应诺告退,大不了回去再问高澄。

  高欢命人传唤崔暹,段韶也顺道去见陈元康。

  陈元康得知高澄对他念念不忘。

  大为感动,他知道段韶深受高澄信重,是自己人,于是低声道:

  “劳烦段将军转告世子,太阳东升西落,元康始终面南。”

  这个太阳的说法,是独属于高澄与陈元康的秘密,但这番话暗藏的表忠意味,却能被段韶感受到。

  暗自感慨表弟这拉拢人心的本事不逊姨父,便向陈元康告辞,回家去拜会父母。

  而此时,崔暹也正前往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