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七章 知己知彼_官路正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心翻阅,柴兵起身泡了茶,规规矩矩给张卫东放在手边,静静等着。

  齐必达的履历很简单,省委组织部的举报信,和得知的也相差不多,措辞一股文革遗风,罗列的题目,就是张卫东在云州的十大罪状,实质性的东西却点不出什么,张卫东就冷笑一下,心里轻松一些。

  齐必达是1964年考入川西师范大学,就读中文系,并在大学时入了党。之后两年,“文革”开始,大学一度停止招生。1968年,齐必达大学毕业。被安排下连队,到成都军区后勤部锻炼了两年。

  1970年,从部队接受“再教育”的齐必达被分配到云州地区云池县中学,任政治教员。四年之后,齐必达被县委书记抽调到县委办,1981年调任县委办任主任后,历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并于1984年接任云池县县委书记。又从地区国房局局长到市农办副主任,再到翠山县县长、县委书记,只用了6年时间。

  不到一年,他又从翠山县县委书记一职,跃任云州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完成了其政治生涯发迹的飞跃。

  柴兵知道张卫东看的只是过程,内情却不甚了解,见张卫东皱眉不语,就解释道,老领导,齐必达的档案里,就有过被调查的记录,齐必达第一次从县委书记上下来,是有过被举报的:办事不按原则,打招呼安插亲戚,当时云州还是地委,指派一个三人调查组调查此事,时任云州地委秘书长,后任地委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吴北京就是是调查组成员之一,但是,对于当时的地委而言,齐必达犯的错误不算严重。地委就以:事出有因,查无实据,来结了案。

  当时齐必达这个人也有优点,工作大胆,地委就给他一次改正的机会,并在组织上警告:凡属云池县提拔干部,提干招工,都应该按程序办事,要通过集体研究决定。

  但后来齐必达又在云池县操纵选举,被认为是官场大忌。吴北京回去汇报后,地委震怒了,请示了川西省委,得到的指示是:这个人不能在云池当书记了,调走。

  于是齐必达被调任云州地区国房局局长,此时,在地委几个主要领导间形成了一个共识:把齐必达晾在一边,不再重用。但川西省委组织部对这样的“冷处理”并不满意,他们质问说,“这样的人还能当国房局长?”

  “人家一个县委书记也不容易,没有撤他的职,只是调动工作,当个国房局长还是可以的,”地委领导如是解释说。

  张卫东心里就清晰起来,问道,那齐必达能任云州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有无其他隐晦的原因呢。

  柴兵在张卫东面前可不敢托大,没有以往的组织面孔,恭敬道,平时听老组织闲聊,流传在云州官场的一个说法是,齐必达在任云池县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