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1章 卢重的态度_大唐好男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校士,调天下诸郡兵征讨黄巾,将张角打败,斩获万余人。

  初平三年卢植逝世,死前只让他的儿子将他殓葬于土穴中,不用棺椁,仅以单帛附体,《后汉书•卢植传》评价:“风霜以别草木之性,危乱而见贞良之节,则卢公之心可知矣”。

  魏武帝曹操也十分仰慕卢植,东汉建安十二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伐乌桓,途经卢植的家乡涿郡,特发布旌告当地守令:“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哪怕是打仗这种紧要关头,曹操都要抽出时间悼念卢植,可见卢植清望。

  在东汉末年社会的剧烈**中,卢植作为中流砥柱、儒宗人望,其学问胆识、功勋业绩与品德风范,有着广泛的影响,为世所公认的楷模,因此奠定了卢氏后来作为“北州冠族”“范阳郡望”的基础。《旧唐书》称:“先自元魏以来,冠冕颇盛”。

  卢植及其子孙们,在汉魏南北朝所积累建树的学问业绩、品德风范,成为卢氏子孙千余年长盛不衰的声望基础和精神动力。

  “范阳卢氏,代为著姓”、“积代簪缨”,名人辈出。在佛、道、儒三大文化领域皆有骄人成就。如历代学者卢钦、卢谌、卢景裕、卢彦卿、卢思道等,东晋农民起义军领袖卢循,北周名臣卢辩、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大历十才子”之一卢纶、被欧洲尊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的佛教中国化的创始人、“禅宗六祖”之惠能、明朝名将卢镗、卢象升;清朝名将卢坤、军机大臣卢荫溥等,无一不是出自“范阳卢氏”。

  自汉末至唐代六百多年中,正史中有记载的卢氏历史名人达八百四十多人,范阳卢氏,贤良辈出,勋业灿烂,文豪蜚馨。乾隆皇帝也写下:“自古幽燕无双地,天下范阳第一州”的诗句。范阳望族已成为几百年来卢氏家族的荣耀,因而卢氏家乖亦冠以“范阳堂”的称号。

  这样对朝堂和地方上都有重要作用的范阳卢氏,张墨自然不会轻易放过。因此今日卢重之所以在家中召开这次家族会议,就是因为他收到了张墨的书信。

  张墨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要求卢家在这个时候站队,而且是必须站在他这一边。

  对于站队,卢重倒是没有什么意见,且不说当今朝廷还是有一定的能量,光是张墨取得的一系列战绩,他也会站到张墨这一边来。

  只是这样的决定终究要与家长的长老们商量一下才行。卢氏的人在朱滔军中也有不少。而且是文武官员都有,而且卢家还有很多的家臣子弟也在朱滔的军中任职。卢重知道,这是张墨之所以看重卢家的地方。

  等着要参加会议的四个人都凑齐了,卢重便将张墨的书信拿出来,让他们传阅了一下,而后说道:“西川候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想我们能够发动卢氏在卢龙军中的势力,帮着他拿下幽州城,这件事你们怎么看?某家先表个态,某家是要支持西川候的。”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