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24章 .过年_穿越之民国千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漂亮又爱笑,被众人夸得天上有地下没的,受尽了吹捧。

  夸完顾暖又夸杨佩瑶。

  杨佩瑶跟两个孩子穿的是一式的唐装,不同之处是她配黑色棉裙,孩子们穿的是裤子。

  而她果然戴了镶金刚石的蝴蝶簪和一对金刚石耳坠子。

  金刚石便是钻石,因为硬度高不好雕琢,所以工艺好的金刚石价钱极为昂贵。

  杨佩瑶很得意地显摆,“首饰是我婆婆给的,发髻也是婆婆梳的。”

  太太弯着眉眼笑,嘴上却斥道:“都二十岁,孩子都生了两个,连发髻不会梳,不嫌丢人?亏得你婆婆脾气好,换成我才懒得理你。”

  杨佩瑶美滋滋地说:“我婆婆不觉得我丢人。”

  太太瞪她一眼,“没羞没臊”,低头看着怀里粉雕玉琢的顾暖笑道:“暖宝别跟你娘学,咱们小手可灵巧了,自己会梳头。”

  顾暖听不懂,却咿咿呀呀地应和着,引得大家嬉笑不已。

  吃完饭,顾暖开始闹觉,杨佩瑶便不耽搁,跟顾息澜一道告辞回家。

  没想到顾平澜夫妻已经回来了,正陪顾夫人吃饭。

  杨佩瑶招呼一声,先把两个孩子哄睡了,再出来,见客厅里只有顾夫人在,便问道:“萍萍他们早回来了?”

  顾夫人叹口气,“九点钟出的门,十点钟就回来了。萍萍说……家里人说话不好听,不想让阿平跟着受气。”

  杨佩瑶能够想象徐母刻薄的模样。

  上次顾平澜指着她鼻子骂,她未能找补回来,今天他主动送上门,按照徐母狭隘的心思,还能轻易放过他

  好在徐萍总算知道护着顾平澜,不教他委屈。

  这倒值得高兴。

  顾平澜两口子在老宅又住了一天,初三晚上送了年,初四一早回到长兴路的公馆。

  就在这天,报纸加急发文,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金陵。

  全国上下一片哗然。

  都城南迁意味着什么,明眼人都瞧得清楚。

  国民政府对东洋人采取了逃避和不抵抗政策,是要把北平弃之不管留给东洋人。

  顾息澜气得脸色阴沉,手背上的青筋根根爆出,一个劲儿地问:“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外敌当前,政府不肯御敌,却把精锐部队用在内讧上,这是什么狗屁政府?”

  是呀,柳条湖一战,东洋人连汉奸才三万,中国几乎是八倍十倍的兵力,却能被他们占据沈阳。

  这还要怎么解释

  东洋人绝不满足仅仅占有东北三省,他们有更大的野心。

  而那一段黑暗的历史即将重演。

  杨佩瑶深吸口气,尽量平静地说:“自新,政府不抵抗,我们抵抗,我们有枪有人,还有组织,组织会领导我们保卫国土抵御外患……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