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1章 大蒜素_我的农场,不养闲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青年,统一去建造新房的队伍中。

  知道自己要建造的是自己未来的家,所有人都充满了动力,没有怨天尤人、满口抱怨。

  身体比较弱,做不来重活的人,会缝衣服的,都去缝制冬衣去了。

  冬天已经到来,这几天还陆续下了不少的雪,好在比下雨强一点,不会直接打湿身体和衣服,只要平常多注意一些。

  陆溪注意到,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一件厚重的、足以御寒的冬衣,很多人的冬衣是传了几代人的,脏且不说,里面填充的物品也乱七八糟,难以有应有的作用。

  陆溪也是脑子不灵光了,她地里种下的棉花种子,是直接收成的,利用缝纫机可以直接加工成棉布,也就忽略了棉布其实是棉花做成的这件事。

  前几天正考虑着有什么好的填充物,能放在衣服里填充保暖,脑子一转,忽然想到“棉布是棉花做成的,我都有棉花了,还在找什么?”

  于是再收成的棉花,就留了一半没有加工成棉布,分下去给这些人,制作冬衣,充当填充物了。

  剩下那些不会缝衣服,又体弱做不来重活的,则跟着做一些杂活,比如每天扫雪,维持广场上的干净,做饭的时候,打打下手,处理一下食材,帮忙搬搬木柴,刷刷碗什么的。

  陆溪之前给新瓦村的热水壶,可是有了大用了,一次一吨的热水,大大减轻了刷碗等活的麻烦,用热水温水刷锅刷碗,不仅干净,还不冻手。

  晚上放在广场上,住在帐篷里的这些人,谁冷了,起夜喝几口热水,也能暖暖身子。

  而年纪不大的孩子们,陆溪直接安排进了扫盲班里,本来他们就要进行学习的,也是陆溪心中的学习主力成员。

  “灵囿农场未来的花朵。”陆溪如此评价。

  这么安排正省事,大人们白天都要去干活,孩子多少会牵扯大人们的精力,被统一安排照顾,大人们也能专心干活。

  再者说,新瓦村的房子里极其暖和,火炕一天做饭烧几次,就可以维持一整日的温暖,总比单薄的帐篷里保暖舒适。

  孩子们白天在房子里待着,也省的被冻出什么病来,至于晚上,也只能让他们先坚持坚持了。

  先做的是冬衣,优先发给年级小的孩子们,冬衣做的都比较大,一来白天可以穿出去,晚上能当大半个被子盖。

  等人手一件冬衣之后,才是冬被的制作,需要的数量虽多,但缝制的人也不少,速度还是可以的。

  不过一天的认字课只有两个小时,大多十来岁的孩子们整日无事可做,而他们又是能做什么的年纪。

  想了想,陆溪就又开了几个“兴趣班”,让孩子们跟着学习,例如莉莎夫人的刺绣班,例如女仆们教导的厨艺课。

  这使得不少孩子们也能帮着缝制冬衣冬被,以及帮忙制作每顿饭菜,缓解了大人们的工作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