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宋的国策_老顽童的儿子有多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日,众人收拾好行李,便一同北上。

  周念通跟真德秀说好了,去见一见金国与蒙古大军的对峙,再前往蒙古一趟,然后便回。

  旅途之中,周念通与郭靖切磋了数场。

  不得不说,郭靖虽然智商略有欠缺,但是实际上在武学上的天资与悟性相当高。

  这半年多来,他虽然四处奔波,但是并未荒废武功,日夜勤练不辍,功力大进,二人之间的差距大大缩短,周念通现今要压制他竟然已经开始感到吃力了。

  当然,这不是说周念通半年来偷了懒,实际上到了周念通如今的境界,要在武学上每取得一个小突破都已经相当困难了。

  当然老弟周恒通那种开了挂的家伙除外……

  ……

  在二人切磋之时,李莫愁也与小黄蓉一并切磋了几回,目前李莫愁胜数占优。

  二人都是名门之后,家学渊源,难分高下,这主要是李莫愁要比黄蓉大上两岁,功力更深些,此外,初学乍练的玉女素心剑法实在无解……

  四人练武切磋之时,新加入的同伴真德秀那是看得津津有味,不时惊呼叫好,因为他不是江湖中人,完全不会武功,几人倒也没什么避讳。

  就是有时候周念通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真老头你那眼神不太对啊,他们是切磋又不是耍猴的啊喂!

  除了练武,周念通与那真德秀攀谈,倒是对其改观不少。

  他原以为这般位高权重的高官,又是著名的理学家,必然是顽固死硬的老封建,老古板,不见那些明清之时的腐儒祸国殃民之态?

  哪知这一聊上,倒是叫他刮目相看!

  这真德秀虽然也在一些原则问题上挺顽固,但大多数时候表现得相当宽容,对周念通闲聊之时无意间抛出的后世思想新理论也很好奇,接受得很快。

  此人言语还颇为风趣诙谐,引经据典,将李莫愁黄蓉两个小姑娘逗得大笑。

  这可真是颠覆了周念通的观念了,理学家要都像真德秀这般,何至于后世遭遇那么多骂名?

  不过也是,这理学刚刚诞生没多久,一门新的学问在诞生初期总是充满生命力、可以接受吸纳新知识新思想的,现在理学家们也不是以后那些迂腐顽固的老古板,至于后世……只能说好好的经硬是叫那些歪嘴和尚给念歪了!

  ……

  周念通还跟真德秀聊了聊现今大宋与蒙古结盟共灭金国的国策,也不怕犯什么忌讳。

  周念通直截了当,直言大宋此举简直是愚不可及,将会生生毁灭掉自己与强大蒙古之间的唯一屏障,面临最为危险的局面。

  真德秀却持不同意见。

  他指出,大宋朝堂上虽然也有不少奸佞之辈比如史弥远(他真某人与史弥远乃是政敌),但大多数人还是很忠直的(滤镜视角),才干也远超常人,怎么会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别的不说,大宋联金灭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