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一十章 守城战备_老顽童的儿子有多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练,叫百姓们都见识了大军的精锐,自觉安全大有保障,人心也渐渐安定下来。

  如此不过十数日,郭靖已然完全掌控大军,只是后继援兵稀稀拉拉,听闻确实有一支蒙古军队迂回到后方游弋,阻拦援军到来。

  李全夫妇与杨康柳常在等人率军与之斗智斗勇,好不容易陆陆续续派来的援兵也有万余,已经是竭尽全力。

  杨康随着最后一批援军入城,言说只能做到这么多了,共计两万七千余大军便是现在历城之中的总兵力了。

  两万七千余守城的军队,面对近十万蒙古大军,尽管对方必然还要分出一部分兵力应对后方,这压力也是足够大了!

  好在这十多日,郭靖成功整合起整个历城的力量,也得到了城中百姓的拥戴,可以说是军心民心尽皆在握。

  当年完颜洪烈念念不忘的武穆遗书,确实不同凡响,而郭靖如今表现,也完全说得上是其优秀的传人!

  周某人当真是老怀大慰啊……

  ……

  又过两日,周念通正在与李莫愁、黄蓉、杨康观看郭靖操练士卒,前线已有哨探回复,蒙古大军前锋约两万人,已经大举压境,离城不过十余里!

  郭靖吩咐再探,随即号令众兵士戒备,登城朝西了望。

  只听得远远号哭之声大作,听来凄厉无比,城外难民扶老携幼,人流不尽,只怕人数不下上万。

  郭靖大惊道:“怎……怎么还有这么多难民?”

  这历城作为山东西北面门户,早已执行了坚壁清野政策许久,召集城外百姓居于城内,郭靖到此后又加强这一政策的执行,四处宣扬蒙古军的残忍,号召百姓不要在城外等死,速速入城。

  只是总有那些心怀侥幸的百姓,对红袄军心存疑虑,却又对蒙古大军怀有幻想,总觉得我老老实实的老百姓,又没招惹蒙古军,总不至于真那么凶残,一来便要砍我头吧?

  而城外那广袤土地,眼睁睁看着荒废也叫他们心疼,于是便不理睬城中号召,反而散于山野之间,自耕自种,此时便是遭了池鱼之殃。

  除此之外,也有其他地域的百姓是被蒙古大军一路驱赶而来,充做攻城的炮灰。

  ……

  郭靖早已知道蒙古大军攻城惯例,便是驱赶敌军俘虏先登,若无俘虏便直接驱赶百姓攻城,此举残忍无比却又难解,为之苦思许久亦无好的办法。

  此刻见城下百姓哭号哀求,又见后面尘土飞扬,蒙古先锋大军杀到,不由得咬牙切齿,心急如焚。

  他狠狠一锤城头石墙,打得碎屑乱飞,随即下令打开城门,放难民入内,又点起亲兵队伍,准备出城拦截尾随难民而来的蒙古大军。

  旁边一个副将阻拦道:“将军,城门一开难民涌入,那蒙古兵便可趁机尾随而来长驱直入,破了城可如何是好?况且这些难民中只怕混杂也有不少奸细……”

  郭靖一把将其推开,怒道:“百姓何辜,你便眼睁睁看着他们死于城下么?是汉子的,随我一同出去杀敌,能将蒙古军挡得一会儿,便能多救些百姓!”

  杨康在一边急道:“蒙古大军精锐最善野战,我军原本兵力便不足,倚城而守方是上策,你却偏偏要带兵去与他们硬碰硬,这不是以卵击石吗?”

  “若因一时妇人之仁,为救这上万百姓性命行险,却又把我一万多士卒、城中几十万百姓的命置于何处?”

  “……”郭靖怎会不知杨康说得有理,亦知“慈不掌兵”乃是军事要诀,但是他侠义心肠,又怎能眼看着城下百姓喋血?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