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96章 未来才是星辰大海_覆秦从计划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球,依靠黑红来推广的商品。

  这方面,商人们是丝毫没有底限的。

  以前,宣传渠道就那么一家。

  为了博得眼球,大家自然是怎么夸张怎么来,为了赚钱丢脸,不算丢人。

  现在,朝堂开放了私营报纸的经营权限。

  几乎是第二天,到市场监管局申请建报的商行,就有数百家。

  这些商行,有一家算一家,都是通商全国乃至海外的超大商户。

  他们申请的主营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最多的是跟自己经营的行业有关。

  比如说,卖陶瓷马桶的巴氏,申请创立的报刊,名字简单直白,就叫《桶报》。

  这份报纸上会刊登什么内容,猜都能猜得到。

  之所以申请建报的都是注册商行,是因为这些人心里极有数。

  他们都宣称自己的报纸免费发送,不会收费。

  其实更加类似于传单一样的东西。

  报表交到赵昆那里之后,赵昆正在和陈平一起。

  看到赵昆看完报表,哂然一笑,陈平不由得好奇。

  “陛下可是对此事有看法?”陈平问道。

  赵昆摆了摆手,笑道:“这些商户,虽然十分精明,却也只是将报纸当做工具。朕将这般利器交给他们,他们却让神器蒙尘,难道不可笑吗?”

  陈平摇了摇头,表示难以理解。

  之前国事时报的一切事宜,都是陈平处理的。

  因此,若论报纸运营过程中的具体数据,他比赵昆都要清楚。

  陈平承认,报纸这种东西,只要建立了公信力,几乎就站在了社会舆论的引导地位。

  从这个角度来说,报纸确实称得上一个神器。

  可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要有相应的公信力。

  国事时报若没有朝堂背书,很难如此迅速就发展起来。

  而且,别看国事时报的影响力极大。

  可这份报纸一直都是一个赔钱货。

  国事时报是一种极其重视时效性的报纸,为了保证这种时效性,陈平特意建立了一套遍布大秦的消息传递体系。

  另外,大秦各郡,都有一个专门印刷报纸的印刷厂。

  光是这部分的投入成本,就耗资巨大。

  每年的维护费用,也价格不菲。

  国事时报的发行量虽然大,但到现在还没有盈利。

  报纸的价格一提再提,但依旧入不敷出。

  这个消息,自然被商人们打探到了。

  因此,他们才会如此干脆。

  拿到报纸刊号,对他们来说,也就是给自家的货物多弄一种宣传渠道。

  怎么发,发什么内容,发多少,都是自己说了算。

  事实上,陈平自己也觉得,目前来说,只能如此。

  但赵昆却不这么看。

  报纸的妙用,如今的大秦,还远远没有发现。

  如果是按照国事时报这样的朝堂政报的标准来定,那任何报纸,定然都是不赚钱的。

  开放办报的制约,赵昆本意是想进一步解放大秦百姓的思想。

  如今,大秦学宫已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