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二章 献、酢、酬(求追读!)_被体育生高黄文宿舍文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时,在较为正式的宴会中,首先为了体现“尊卑有序”要安排的正是宾主座次,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以东为尊,其次是南,再次是北,最次为西。

  比如鸿门宴中记载的“项王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就通过座次体现出在宴会主人项羽眼中众饶尊卑:刘邦甚至比不上自己的谋士。

  到了敬酒环节,宾客入席后,主人先根据宾客尊卑贵贱为顺序依次斟酒,最后主人回座后自己斟满后起身向宾客敬酒,此为‘献’。

  主人敬酒之后,宾客再依次到主人座处敬酒,此为‘酢’。

  在饮完宾客的敬酒之后,主人再次将自己的杯中斟满酒,开始自饮一口,这一口饮罢,宾客也就可以跟着饮酒,此为‘酬’。

  这‘献’、‘酢’、‘酬’三步之后,主客之间自可随意敬饮,孙策在宴饮时,除了宴请重要宾客或者在某些关键场合,甚至有时连这三步都省略掉,众人觥筹交错,只为喝得尽兴。

  至于孙权所问的持两盅酒相敬,是因为有时在宾客持酒盅敬酒时,主人还需自己再倒一盅,为表尊重,客人也会事先帮主裙好酒,而且这样做也让主人在面对客饶敬酒时更难以拒绝。

  “阿翁好像没有,他找讨逆将军喝酒的时候我记得是直接抱着桌上的坛子就去了,那些文士敬酒倒是跟将军所一样。”程咨回答道。

  孙权眼中眸光一闪:“文士自然要讲究些,不过那个穿着绫罗绸缎的文士在宴会初期难道也没有完成‘酢’的步骤么?”

  “那肯定是会的,文士们对宴饮前那三步特别重视,虽然那个文士在后来一次酒也没敬过,但这敬酒礼节他哪能不遵守,端着两盅酒敬完讨逆将军后,他甚至满饮了一盅,我起初还以为难得遇到个豪爽文士,谁知道后来是那个样子。”

  程咨咧咧嘴:“其他文士虽然后来也端着酒盅找讨逆将军敬酒,但喝酒时就气多了,一口一口地喝,像什么样子。”

  孙权点零头,他已经得到了满意的答案,从程咨的描述中不难看出,顾徽并不愿参与此宴,那么他为何出席就显得颇为蹊跷了,在最初听闻顾徽没有敬酒时孙权也有些茫然,虽然有足够的动机,但不敬酒怎么在酒里下手呢?

  如今听闻那次宴饮的敬酒礼节十分周到,顾徽的动手时机多半也正在那时。

  其实最初孙权怀疑的对象是陈端,并不是因为发现了什么蛛丝马迹,这个人选只是孙权通过对作案动机的排除得到的,朱治、程普、韩当、黄盖一直是孙家忠臣,至于张昭、秦松,他们都是孙策谋主,虽然在后来面对曹操的威胁时主降,但这也仅仅是立场不够坚定。

  那就只剩下一个孙权听都没听过的陈端了,其实他也同为孙策谋主,但身居末位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