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8章 祭民碑(上)_大家请我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夸道:“不错,张公的书法和文笔愈发出众了!”

  张慎言客套了两句,张顺这才继续说道:“事情依照昨日商议之策行事。第一,务必大张旗鼓,使得全城百姓知晓;第二,务必庄严肃穆,突出义军和官兵的不同;第三”

  张顺正强调着如何行事,只听得一声呼喊,有人来报道:“小人奉赵鲤子将军命令,来报:福王殿下闷在府中依旧,有心参与此事,不知主公允或不允?”

  曹文诏听了神色一动,也不言语,只是看张顺如何应对。

  比起张顺表情习惯性反应慢半拍来,他的心思却是素来敏锐。他心道:这个赵鲤子虽然能力进步很大,只是还是年轻,这种事情也能派人当面来说?

  张慎言也吃了一惊,正要有所反应,却不料张顺对他轻轻摇了摇头,自个接话道:“此乃我义军盛事,福王殿下愿意屈尊而来,我等欢迎尚且不及,哪里能拒绝呢?”

  “此事本不当福王殿下来说,本王理当亲自上门邀请。只是从昨至今,诸事繁杂,顾不了许多,还请福王殿下见谅。一会儿麻烦张公帮我草拟个帖子,恭请福王殿下前来观礼!”

  张慎言闻言不由眼前一亮,心道:主公愈发心机深沉,这般事情竟让他处理的滴水不漏!

  “此乃我义军盛事”一句,直接定性这件事情,福王作为大明王爷无权插手此事。

  “本王理当亲自上门邀请”一句,直接分清主客,点出你福王参加此事,不过是观礼客人罢了。

  “帮我草拟个帖子”则是给足了福王面子,尊其位而虚其权。直接向在座诸位表明,福王就是个招牌,洛阳城上下事务还是我舜王说了算!

  在座诸位之中,除了张顺,张慎言段位最高。其次为张都督、吕维祺、宋献策和曹文诏四人。

  特别是曹文诏作为“明季良将第一”,除了他出色的军事才能外,政治触觉不可谓不敏锐。像“降福不降顺”这种胡话,他提都不提。

  张顺要是有能力压得住局面,他便老老实实。若是稍露弱势,他就会跳出来与你分庭抗礼。若是“西风压倒了东风”,他就会伺机反客为主。

  曹文诏见张顺几句话便把这件事轻易摆平,心中倒佩服的紧,暂时倒熄了其他心思。

  众人商议已定,随即便骑着高头大马,穿了庄重的衣衫,大张旗鼓行走在洛阳几条大道之上。

  前面设了二十个大汉,手执锣鼓,一边敲锣打鼓开道,一边高声呼道:“大明官兵无道,伤及无辜百姓。舜王仁德,念及百姓无罪。特意命人搜罗城外尸体,葬于城外乱坟岗。立碑以祭,魂兮归来!”

  洛阳百姓昨晚已经隐隐约约听闻此事,只是这时节民俗,素来喜庆厌丧。很多人只当做是无关琐事,不甚放在心上。

  如今城中锣鼓喧天,好似之前马英娘的戏班子前来表演一般,自然是吸引的人人出门张望。更有那七八十余岁孩童,个个跟着后面大呼小叫,犹如逢年过节一般,热闹非常。

  更不要说,那些小商小贩,如同闻到臭味的苍蝇一般,连忙挑起了担子,紧随其后,高声吆呵道:

  “糖葫芦,糖葫芦,又甜又大个的糖葫芦!”

  “糖人,糖人,谁买糖人!”

  “麦芽糖啦,麦芽糖,粘着牙齿张不开的麦芽糖!”

  好家伙,不知道的,还以为洛阳城今天开庙会呢。

  张顺采用后世商家的炒作手法,第一时间便把此事闹得满城皆知。还真把麾下诸臣及城中士绅、百姓忽悠的一愣一愣。

  这特么办个丧事,还能办出来庙会的效果?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