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七章 低谷【第一更】_重生之大导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电影上映基本是一个月左右。如果电影在一周或三周内上座率相当的低,电影院和院线可以自做主张下片,因为院线公司是主动方,所以就算是一个月时间不到电影院就让电影下片了,电影发行方也不会说什么。

  不过有些电影是慢热型的,例如宁皓的电影《疯狂石头》,电影首周票房并不高,上座率相当差,有些电影院甚至都下片了。但是由于后劲十足,这部电影被很多院线重新恢复上映,并且因为上座率越来越高从而上映了近两个月,有些甚至上映了三个月。

  当然,其中也有个例的电影公司,就是中影集团——电影界的巨头,十分强势。

  国内大部分院线都会主动把中影发行的中小成本电影排好档期,并上映满一个月。因为中影掌握了内地百分之七十的进口分帐大片,现在很多院线公司就是靠进口大片赚钱。所以为了院线为了保证每年大片的拷贝数会十分配合中影发行的所有电影。

  就算是中影的电影上座率不高,也会让电影上映满一个月。

  当初中影和院线定的《一生叹息》上映档期是一个月,此时又加了一个月,第一看见中影韩山平的强势,第二可见这部电影的火热。

  有媒体说当年的《泰坦尼克号》在广州放映了三个多月才下档,希望冯晓刚的《一生叹息》打破这个记录。

  当然,也有媒体打趣说,如果古巴能够引进《一生叹息》就好了,这样,冯晓刚的电影没准儿也像《泰坦尼克号》一样在电影院放映好几年。

  相对于冯晓刚的大火大热,张维这边最近则是冷清下来。

  和摩托罗拉谈崩了,《艺术与人生》也没有答应做张维的节目,虽说央视那边广告谈妥了,但是宣传力度更大的电影频道则是一直没有回信。

  李晓婉那边在忙着网站和微电影的事儿,焦头烂额……

  王经花和三哥的脸sè也不好看。

  “算了,大不了咱们不赚这个钱就是。”

  张维刚进办公室,就听三哥对坐在沙发上沉着脸的王经花和刘洋说。

  见他进来,刘洋站起身,王经花点了点头,三哥则是撇嘴嘴,看着墙上挂着的宝剑。

  “我看姓阎的是靠不住了。”王经花哼声说。

  刘洋也叹道:“少了电影频道这一块儿,损失不小啊。”

  接着他抬起头,看着三哥道:“郭总,和央视那边广告的合同还没签么?要不干脆就别签了,能省下一大笔钱,这部电影就这么算了吧?反正也没指望它能赚多少钱。”刘洋也也是心有不甘,只能选择权宜之计了。

  “我看行,而且我还有个好办法,就是咱们先不上映,然后去威尼斯和戛纳试试运气,如果可以,就在电影节上首映,没准儿宣传效果会更好呢。”王经花眉飞sè舞起来。

  “不行。”

  张维断然道:“搞电影营销,第一要有魄力,第二则是要有耐心,没有耐心怎么能行?心急可是吃不了热豆腐。”

  华语电影人的营销观念确实有问题。

  记得当年张毅谋的《英?雄》最初投资了一千万,三个月之内一点成效都没有,但是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最后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并且一手缔造了电影新的营销体系和观念,对后来电影的发展,可谓起着革命xìng的作用。

  饶是后来的好莱坞和香港,也纷纷效仿张毅谋。

  几个人见张维态度坚决,顿时收住之前的念头,不过都是愁眉不展。

  这时张维的电话响起来,却是冯晓刚打来的,说是要请他去家里吃饭。

  【抱歉,下午才起来,更晚了,随后还有】

  。VIP中文_

  请收藏:https://m.xua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